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一段话,以此共勉:我们要学会热爱和挖掘孩子成长每一个平凡瞬间的真义,认知他自然长大的人生规律,自信、自助、自立,过上一种勇敢的生活。
成长需要耐心等待,请允许孩子不断尝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许多家长的教育期许,本来无可厚非。但家长们争相“抢跑”的心态,却是违背了孩子们的自然成长规律。 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一段话,以此共勉:我们要学会热爱和挖掘孩子成长每一个平凡瞬间的真义,认知他自然长大的人生规律,自信、自助、自立,过上一种勇敢的生活。 2000多年前的《孟子》中写过一则“拔苗助长”的故事: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拔苗助长,显然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愚蠢之举,典型的好心办坏事。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不理想,许多人觉得孩子很失败、自己很失败,认为孩子像这苗一样不长了、生病了,想方设法通过填鸭式的做题、上各式各样的补习班来往上拔一拔。小学学初中,初中学高中,一个时期看上去这苗长得挺聪明,实际上在透支他的耐性和学习兴趣,透支他对社会的容忍力。得不偿失! 其实孩子的根就是他的好奇心,兴趣就是他的土壤,自然的态度是哺育他的雨露。 世界上一直有人在追捧神童和少年大学生,但是在众多的普通孩子中,神童和少年大学生最终能取得大成就的却在少数,大多数象流星一样陨落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最闪光的时候,恰恰是刚刚被人为拔出来的时候。时间一长,失去根系的营养补充,他还能走多远? 英国女神童苏菲娅﹒尤瑟夫,1998年,13岁的她凭着数学天赋被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录取,轰动了整个英国。但是3年后苏菲娅离校出走,此后,在写给妹妹的电子邮件中,她坚称:“我已经忍受了15年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虐待”。当警方找到苏菲娅时,她拒绝再回到曾是数学家的父亲和母亲身边,坚持接受社会服务部门的监护,与拔苗的人决裂! 所以说,过分地强调智力发育,过分地强调成功的永恒,是违反人的发展规律的。 爱默生曾经说过: “当我们认为一个人无能和令人失望时,那只是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罢了。一旦把他放在社会适宜的地方,与一群新的伙伴一起工作,他们会从他身上发现非常优秀的品格,毫不犹豫,他将取得成就、享受幸福的生活。” 拔苗式的教育方式,说到底,还是害怕承受失败。但失败,怡怡是走向成功的行动号角。没有无数次失败的经历,居里夫人怎么能发现镭?爱迪生如何发明电灯?迪斯尼怎能创作出可爱的米老鼠?那些勇于开拓,敢于行动的人,在智慧方面,会获得最丰富的回报。我们不能为了避免失败,把一棵树种植到花盆里,让它在那里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枯萎;也不能为怕失去优势,而过于偏重自己特有的才能,使其他才能荒废,就像制造木雕的匠人耗尽最后一棵松木的储备而失去出路。 失败是一种平凡,它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然经过的每一个驿站。我们要学会热爱和挖掘孩子成长每一个平凡瞬间的真义,认知他自然长大的人生规律,自信、自助、自立,过上一种勇敢的生活。 失败是相对的,是你心目需要抛弃的悲观情调。面对失败,从容不迫,不卑不亢,以愉快平静的心态对待孩子。 成材是需要时间的, 要保证和容忍这个过程; 成材是需要容忍失败的, 失败是成功的积累; 成材有时是默默无闻的, 它意味着对社会的默默奉献。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