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召开,江苏苏州举办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打造开放协同创新生态,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未来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7月10日,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在江苏苏州开幕。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许昆林视频致辞,教育部副部长吴岩,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出席并致辞。副省长李忠军主持开幕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杰、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等70余位高校负责人;省教育厅厅长江涌、副厅长杨树兵出席会议。
许昆林在致辞中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聚力打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持续深化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部省共建机制,完善全链条平台服务体系,真正让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主体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共如所愿;聚力构建全球视野的合作格局,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继续扩大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人才、技术、资本跨境流动,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聚力培育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校与企业精准对接,推动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期待更多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选择江苏,共同书写“从0到1”的原创突破和“从1到100”的产业飞跃,催化出更加强劲的创新动能。
吴岩表示,布局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任务。去年9月,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江苏,不到一年的时间,江苏先行先试,出台20项增量政策,建成28个公共转化平台,培养了一批技术经理人服务团队,汇聚了参建高校4500项科技成果,已经推动了140项落地转化。江苏区域中心不断创新组织机制、搭建新质要素、强化政策供给、推动师生共创,有效解决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两个关键问题,形成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江苏样板”,充分体现了江苏速度、江苏力度、江苏效度,贡献了江苏模式、江苏经验。面向未来,希望江苏积极推动物理空间、建设资金、政策支持“三个到位”,落实好评价机制保障,充分激发政产学研金五路大军创新活力和协同合力,提速公共转化平台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技术经理人,加快推动科技金融赋能,努力提高成果转移转化效率,让高校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刘小涛代表苏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苏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苏州分中心建设,以最优质的土壤、养分、阳光,为科技种子的成长提供得天独厚的环境。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迈克尔・科斯特利茨作主题演讲。
会上,发布了江苏省教育厅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专项政策。举行了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首批技术经理人聘任仪式,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泉、省教育厅厅长江涌共同颁发聘书。发布了10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成果转化重大案例。发布区域中心与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合作项目15个。举行了创新创业大赛颁奖。组织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对接展,展示科技成果超1300项。大会面向全球发布“揭榜挂帅”关键技术需求榜单,共涉45项需求,并给予54.12亿元的投入总额和最高10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市领导,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代表等,超百位国内外院士,163所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共计1000余名海内外嘉宾出席活动。
来源:省高校科技发展中心
编辑:王筱
审核:崔婕 王素娟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