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实验室是经中央批准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实验室强化战略性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前沿材料的突破,打造材料领域大科学装置和AI计算设计平台,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
苏州实验室是经中央批准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实验室强化战略性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前沿材料的突破,打造材料领域大科学装置和AI计算设计平台,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工作,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实验室。
结构材料研究部重点围绕国家在关键结构材料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高温合金与特殊钢、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合金、结构陶瓷等全链条创新研究。
诚邀海内外材料领域人才加盟!
一、岗位需求与任职条件
1.领军科技人才,2人
职责描述:
(1)围绕实验室高强韧结构材料(高强钢、钛合金)科研任务,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2)协助部门负责人完成相关科研项目的规划布局、平台建设、技术攻关等工作;
(3)完成部门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务。
任职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1980年1月1日以后),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2)具有金属材料、冶金、材料加工工程等相关领域专业背景;
(3)具有优良的科技领军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团队管理能力。
2.青年科技人才,6人
职责描述:
(1)围绕实验室高强韧结构材料(高强钢、钛合金)科研任务,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协助指导研究生;
(2)协助方向或项目负责人完成相关科研项目的规划布局、平台建设和技术攻关等工作;
(3)完成方向或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务。
任职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金属材料、冶金、材料加工工程等相关专业,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1990年1月1日以后),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2)具有高强钢或钛合金材料研发相关背景者、材料加工有限元模拟经验者优先;
(3)在相关领域范围内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或突出特长,取得过重要成果,主持过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者优先。
3.高级工程师/工程师,4人
职责描述:
(1)负责项目材料加工设备的招标、采购以及后续安装运维等工作;
(2)协助项目负责人与协作单位对接,跟踪现场试制;
(3)完成方向或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务。
任职要求: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以后),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2)能够独立开展设备管理及工艺调试等工作;
(3)具有金属结构材料研发、成形过程仿真、工艺设计的企业工作经验者优先,能够适应节奏快、出差多的工作状态。
4.科研项目助理(劳务派遣),2人
职责描述:
(1)协助项目负责人和研究团队开展规划调研、项目申报、立项论证及项目执行全过程的管理;
(2)负责与实验室管理部门和相关合作方对接交流,协助组织项目科研活动、学术交流会及研讨会,参与项目研究和研究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
(3)完成方向或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务。
任职要求:
(1)具有硕士学位,金属材料、冶金、材料加工与成形等相关专业,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0周岁(即1995年1月1日以后);
(2)具有材料领域研究经历,熟悉金属结构材料前沿和产业现状,熟悉国家科技创新和创业发展政策者优先;
(3)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国家及地方政府科研项目申报和科研项目管理经验者优先;
(4)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统筹能力。
二、支持条件
有竞争力的薪酬:团队由知名院士领衔,提供有国际竞争力,能够使入选者安心学术、致力创新的薪酬待遇,应届博士毕业可提供年薪40万起,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年薪20万起,同时可享受地方各级人才津贴支持。
优质科研条件:配备一流的科研条件保障,提供充足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良好成长生态:优先支持申报各级各类人才项目,并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纳入实验室科研评聘体系。
配套政策保障:提供过渡人才公寓保障;提供五险一金、节日福利、年度体检等福利待遇。
三、应聘方式
请申请人将以下材料发送至邮箱:hr@szlab.ac.cn(邮件请命名为“高强韧结构材料+岗位+姓名+高校人才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1.应聘登记表;
2.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和职称证明;
3.学位论文摘要、已发表的著述、论文全文,以及其它可证明本人能力及水平的相关资料。
应聘材料投递全年受理。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512-62980108
附件下载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