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吸引海外青年学者回国创新,需1985年后出生、具博士学位,海外工作36个月以上,有科研成果和发展潜力。苏州大学提供特聘教授岗位、高薪酬、科研经费、安家补贴等支持,地方追加双创...
一、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参考《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新增批次)》。
申请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支持条件
苏州大学诚邀海外英才依托我校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对入选者,学校将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支持条件。
01、学校支持
学校提供匹配地方经济实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支持青年人才在苏州安家无忧、干事成业。
1.岗位及待遇一流
①聘任岗位:特聘教授(拔尖人才),事业编制,博士生导师。
②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为教授职务。
③薪酬待遇:极具竞争力薪酬待遇+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④安家(个人)补贴:学校安家补贴+享受各级政府安家(个人)补贴叠加支持+两年免费周转公寓+入职差旅补贴。
⑤科研经费:基金委资助100-300万元,学校按照学科领域提供不低于1:1配套(其中,实验类理科、工科、医科直接按照顶格配套)。此外,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2.工作条件优越
①实验空间:根据研究方向的研究需要,可以提供90-160平办公及实验室用房;如有特殊要求,经过学院批准后,用房面积可进一步增加。
②团队建设:学校全力支持组建创新团队,支持招聘科研助手,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③招生指标: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项目执行期内学校层面保证每年1个博士生名额及不低于2个硕士生名额。学院层面根据实际名额可另行支持。
3.生活保障无忧
①过渡住房:学校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如不住学校过渡房,学校将发放为期24个月的租房补贴。
②家庭保障:解决家属工作和子女入学;除享受校内幼儿园、苏大实验学校(小学、初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外,全市范围协调解决子女优质中小学入学需求。
③医疗服务:学校四所直属附属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其中附一院在“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地级城市医院榜单榜首。
*特别说明: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经学校评估通过后,可聘为我校特聘教授精英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事业编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学校薪酬和其他支持条件具体可扫码添加企业微信@苏州大学人才专员,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服务。
专员咨询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02、地方支持
优先支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根据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
1)江苏省“双创计划”
双创团队:资助300-800万元
双创博士:2年总共给予19.2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
2)江苏特聘教授
岗位津贴(免税)每年12万元*3年
自然科学类科研经费100万元(特别优秀的提供200万元)
(如在海外已取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可直接通过“举荐制”渠道申报)
3)苏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入选者享受科研经费100/200万元以及人才乐居购房贴100万元(国家级海外引才项目入选者可直接配套50/100万元科研经费,若同时入选则就高资助)
4)苏州市社会化引才奖励
根据人才到岗及认定时间,可享受10万元/20万元/30万元
5)苏州市优秀人才专项奖励
每年均可申报,入选者最高累计可补贴120万元
*备注:地方支持具体以当年度政策为准。
四、申报流程
有意向依托我院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项目者,请发送申请材料(包含个人简历、研究计划、科研启动经费预算、教学陈述)至funsom@suda.edu.cn,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并安排三封推荐信,由推荐人直接发送至此邮箱。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5881159
申请对象通过审核并与学校达成申报意向后,我单位将提供专业的预评估服务及申报书撰写指导,提高申报精准度和命中率!
五、苏州大学概况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之美誉的苏州,拥有125年的悠久历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设121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6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综合交叉学科、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共19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学校现有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拥有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9位两院院士,45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入选者,18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超430人次。
六、概况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Institute of Functional Nano of Materials, UNSOM)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李述汤教授于2008年6月领衔组建,是依托苏州大学创建的一个年轻的国际化教学科研机构。研究院依托首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仿生界面材料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教育部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负碳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着力发展功能纳米材料、有机光电器件、表界面分子科学、纳米生物医学、材料模拟与材料基因组五大研究方向,面向新能源、绿色环保、生物医学、信息科学四大领域进行多学科交叉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研究院目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学科交叉研究队伍,其中包括: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
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1人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
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次
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52人次
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NSFC创新研究群体等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团队19个。
研究院主导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年、2022年)。
2024年,“纳米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功获批。
2024-2025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中国第10位,世界第17位;“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国第5位,世界第6位。
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第7位,世界第20位;“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国第4位,世界第4位。
研究院成立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
获批国家和地方各类项目累计1147项(截至2024年),总经费近13亿元;
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2篇)、Nature(6篇)等国际顶级期刊;
18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多名教师担任ACS Nano, Biomaterials ,Appl. Phys. Lett.等国际著名期刊副主编;
2022年8月,Nature Index Nano science/nanotechnology专刊以“苏州大学开创性纳米研究为全球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为题,报道了我院在纳米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
纳米科技创新人才模式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Nature,2016,539)并相继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FUNSOM官方网站(https://funsom.suda.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