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优青项目吸引海外青年学者回国创新研究,苏州大学护理学院提供高薪、科研经费、住房、家属保障等支持。
一、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参考《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新增批次)》。
(一)申请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支持条件
苏州大学护理学院诚邀海外英才依托苏州大学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对入选者,学校将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支持条件。
(一)学校支持
学校提供匹配地方经济实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支持青年人才在苏州安家无忧、干事成业。
岗位待遇一流:
①聘任岗位:特聘教授(拔尖人才),事业编制,博士生导师。
②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为教授职务。
③薪酬待遇:极具竞争力薪酬待遇+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④安家(个人)补贴:学校安家补贴+享受各级政府安家(个人)补贴叠加支持+两年免费周转公寓+入职差旅补贴。
⑤科研经费:基金委资助100-300万元,学校按照学科领域提供不低于1:1配套(其中,实验类理科、工科、医科直接按照顶格配套)。此外,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工作条件优越:
①实验空间:提供不低于150平的办公及实验室用房。
②团队建设:学校全力支持组建创新团队,支持招聘科研助手,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③招生指标: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项目执行期内学校层面保证每年1个博士生名额及不低于2个硕士生名额。学部层面根据实际名额可另行支持。
生活保障无忧:
①过渡住房:学校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如不住学校过渡房,学校将发放为期24个月的租房补贴。
②家庭保障:解决家属工作和子女入学;除享受校内幼儿园、苏大实验学校(小学、初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外,全市范围协调解决子女优质中小学入学需求。
③医疗服务:学校四所直属附属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其中附一院在“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十年蝉联全国地级城市医院榜单榜首。
*特别说明: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经学校评估通过后,可聘为我校特聘教授精英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事业编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学校薪酬和其他支持条件具体可扫码添加企业微信@苏州大学人才专员,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服务。
咨询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二)地方支持
学校优先支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根据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最强地级市全方位多渠道引才福利,等您来拿!
省市级项目 | 资助 | |
江苏省“双创计划” | 双创团队 | 300-800万元 |
双创博士 | 2年总共给予19.2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 | |
江苏特聘教授 (如在海外已取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可直接通过“举荐制”渠道申报) | 岗位津贴(免税)每年12万元*3年 自然科学类科研经费100万元 (特别优秀的提供200万元) | |
苏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 入选者享受科研经费100/200万元以及人才乐居购房贴100万元 (国家级海外引才项目入选者可直接配套50/100万元科研经费,若同时入选则就高资助) | |
苏州市社会化引才奖励 | 根据人才到岗及认定时间,可享受 10万元/20万元/30万元 | |
苏州市优秀人才专项奖励 | 每年均可申报,入选者最高累计可补贴120万元 |
备注:地方支持具体以当年度政策为准
四、申报流程及联系方式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依托苏州大学申报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人陈忻华老师电子邮箱chenxinhua@suda.edu.cn,并抄送至苏州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rczp@suda.edu.cn)。个人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联系方式等,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意向学院(科研机构)+申报海外优青。
申请对象通过学校审核并与学校达成申报意向后,我单位将及时对接联系,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并提供专业的预评估服务及申报书撰写指导,提高申报精准度和命中率!
01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手机:18012621098(同微信)
联系邮箱:chenxinhua@suda.edu.cn
02学校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杨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7503248
联系邮箱:rczp@suda.edu.cn
五、学校概况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之美誉的苏州,拥有125年的悠久历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设121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6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综合交叉学科、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共19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学校现有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拥有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9位两院院士,45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入选者,18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超430人次。
此岸东吴、彼岸宏图!苏州大学热忱邀请全球英才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项目!
六、护理学院概况
苏州大学的护理教育始于1911年博习医院创办的苏州护士学校,1997年成立苏州医学院护理学系,2008年成立护理学院,是江苏省较早开办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现有苏州大学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一流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是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2015年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认证。学院是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委会主委单位、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示范基地、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护理与照护教育实践基地;是省内最早的护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9年);也是“江浙沪闽研究生导师沙龙”“长三角安宁疗护联盟”发起单位和“华夏地区高等护理教育联盟”组建院校之一;2024年获批苏州市老年智慧护理与康养重点实验室。
护理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56人,其中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2人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担任省级及以上协会/学会理事、常务理事、教指委委员等教师人数占58%,担任国内外重要期刊负责人者占7%。同时充分发挥53名境内外客座教授(有5名“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5名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等)的资源优势,助力学科建设。学院教学科研实践资源丰富,具有适应全生命周期高级模拟仿真中心的现代化实验室、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和实力雄厚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拥有4个校直属附属“三甲医院”、35个校外本硕实践教学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提供内外、妇产、急危重症、精神疾病、中医等多种疾病实践教学和科研支持。
苏大护理学科始终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下全生命周期百姓高质量健康需求和人口老龄化、重大传染病疫情、灾害救援以及不孕不育、母婴照护等重点、难点问题,聚焦老年成人慢病管理、失能失智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堵点痛点问题进行跨专业和学科的联合研究。将护理人文关怀和问题导向的专业适宜技术的实践和研究理念贯穿始终,形成了专业和人文并蓄的“护理人文社会学”“成人与老年护理学”“健康与慢病管理学”“母婴与儿童护理学”4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其中“护理人文社会学”和“成人与老年护理学”为特色学科方向。本学科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连续位列A方阵,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和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临床护理学科位列全国第七。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全体苏大护理人正以全球的视野、开放的胸襟、昂扬的姿态,为将苏州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我们诚挚邀请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苏大护理。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