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创新班”是在行政班的基础上,让一批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聚到一起,形成跨年级、跨学段的班级。
占地超过200亩的北京中学新校区——东坝北校区(校本部)已正式启用,新校区将承载所有高中学生的教学工作。在8月30日举行的北京中学“新校区启用暨开学第一课”活动上,该校成立“诺奖创新班”。同时,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支持下,北京中学高二三班被命名为首届“周恩来班”并现场获颁奖牌和证书。
北京中学崭新的校园。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航天英雄杨利伟寄语学生勇于探索未知
仁光楼、智渊楼、勇岳楼、朝阳楼、永定楼、德胜楼……记者注意到,北京中学新校区的新建楼宇被冠以这些特别的名字。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介绍,“朝阳”“崇文”“宣武” 三座场馆,根植北京城脉,分别寓意着面向未来的创新活力、崇德尚文的人文底蕴和刚健自强的体育精神;“仁光”“智渊”“勇岳”“乐辰”四座教学楼,融汇中华气韵,期望学子涵养仁爱如光的品格、沉潜智慧的深度、勇毅如山的担当和探索未知的乐趣;“德胜”“广安”“永定”三座教学楼,昭示世界胸怀,寄望以德致远、广域安宁、文明永续;而同学们休憩生活的“和美楼”,则期盼大家于日常中体悟和谐共美之道,最终成就全面发展的人生。
“面向未来,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祖国的栋梁。”接受采访时,夏青峰表示,以新校区启动为契机,北京中学在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将重点关注三件事情,首先将以北京中学集团党委即将成立为契机,加强集团贯通的教育,加强党建引领,做好学生们的大思政教育;同时借助“周恩来班”的成立根植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第三是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科学教育,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除了体育场、游泳馆、报告厅、功能性教室,新校区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教室。夏青峰表示,新校区的建立,也为北京中学不断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契机和条件,学校将持续和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大厂合作,加强中学与高校、中学与企业和社会、中学与博物馆资源的连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科学研究、劳动实践以及工程实践的空间。
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虽未能亲临现场,但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北京中学送来祝福。杨利伟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探索未知,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届“诺奖创新班”成立,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活动现场,该校首届“诺奖创新班”成立。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推动学校在国际化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具挑战性的教育资源和发展平台。诺贝尔奖获奖者托马斯・聚得霍夫通过视频送来祝福,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追求真理,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诺奖创新班面向全体学生,有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特别有兴趣的学生,我们支持他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建立连接,让这些大师们指导孩子做科研,撰写论文,形成‘虽然人在北京中学,但是各种指导让我连通世界’的学习环境。”夏青峰进一步介绍道。他表示,“诺奖创新班”是在行政班的基础上,让一批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聚到一起,形成跨年级、跨学段的班级。
活动中,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唐凤红宣读表彰决定,与北京中学党委书记何剑雄一起,为荣获“周恩来班”的班级授予奖牌及证书。据北京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5年1月“钱学森班”成立,到如今“诺奖创新班”“周恩来班”相继设立,让科学之真、人文之善、家国之梦在北京中学深度交融,彰显该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和对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追求。
活动结束后,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智能科学技术中心教授,发展中国家工程科技院院士钟义信为北中学子带来“开学第一课”。同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和教授所参与的“大中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同步召开,与会嘉宾围绕如何加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教育衔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展开探讨。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