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主题月活动从9月19日持续至10月31日,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同时鼓励幼儿园参照开展,旨在以足球为载体深化育人功能,探索校园足球“新域新质”的发展路径。
操控小机器人踢足球、亲子一起参与足球比赛、兄弟校之间打“班超”……9月27日下午,在激情的赛场呐喊声中,北京市“校园足球主题月”活动在北京学校启动。
作为落实北京市“身心健康二十条”“体育八条”的具体举措,新学期班级赛首月以足球为特色,以“京彩足球,梦想启航”为核心主题,开启新赛季。本次主题月活动从9月19日持续至10月31日,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同时鼓励幼儿园参照开展,旨在以足球为载体深化育人功能,探索校园足球“新域新质”的发展路径。
足球特色“班超”开战
仪式在稚嫩甜美的童声合唱中开启,上百师生拉着巨大的北京学校校旗奔向操场中央,现场掌声不断,校旗下,孩子们迅速跑出,撑开手中足球图案的雨伞……启动仪式现场充满孩子们活力四射的身影。
孩子们撑开手中足球图案的雨伞,和机器人同场表演。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教委发布主题月详细活动方案。全市的足球特色“班超”正式开战。今年10月中旬前为校级“班超”联赛阶段,鼓励各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比赛,小学低年级侧重趣味足球项目,场地条件有限的学校可开展颠球、运球等单项技能竞赛;10月中下旬开展区级比拼,由各区教委组织校级冠军队伍进行角逐;11月初,北京市少年宫将牵头开展区级冠军队交流赛,搭建更高水平的展示平台。
班级赛不仅普及面广,而且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在投身比赛的过程中学会敬畏规则、尊重对手、理解输赢,从而培养学生崇尚体育、勤于学练、爱于参赛、追求卓越、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和锻炼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保障班级赛的推进实施,北京市教委制订出台专门工作方案和经费保障办法,每所学校均有专项经费支持。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各中小学校按照市教委统一要求,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细化实施方案,以学期为单位组织开展阳光体育班级赛。由此,市、区、校、班四级校园体育联赛机制基本建立完善,呈现出“区区有特色、校校有品牌、班班有比赛、人人可参与”的良好生态,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
主题月期间,北京市教委还将联合市足协、国安足球俱乐部开展“班超”进“中超”特色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在工人体育场国安队主场中场休息时开展校园“班超”联赛,并邀请400名中小学生现场观赛,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职业足球魅力。
引导家校社花式玩转足球运动
在表演环节,机器人一起和学生们热舞,“尽兴时”还当场做了几个俯卧撑,逗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而在体育场一侧也有机器人的身影,3v3足球比赛正同步进行,在场外小学生们熟练的操控下,红蓝两队的小机器人向场中足球径直走去,憨态可掬。
观众席掌声笑声一片。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攀介绍,本次主题月还创新性融入“人工智能+足球”模式,鼓励学校探索智能化情景交互活动,用科技赋能足球教学与训练,用机器人开展科技足球比赛,如无人机足球、迷你足球车、水上足球等;同时启动“足球小记者、小裁判培训”,通过专业指导让青少年参与赛事报道与执裁,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新京报记者获悉,本次主题月特别强化校园文化活动设计,将足球精神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其中,“足球主题班队会”将成为核心育人阵地,要求各班围绕“我与足球”“足球伴我成长”“团队的力量”等方向开展沉浸式研讨班(队)会——组织学生分享训练中的挫折与突破,讨论“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的平衡;“亲子足球嘉年华”将邀请家长担任志愿者、裁判员,在周末及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亲子互动游戏和亲子足球赛,增进家校协同;“足球主题作品征集”则面向全体学生征集绘画、征文与摄影作品,鼓励融入鸟巢、中轴线等北京元素,目前已开通“丘瑞斯”微信小程序上传通道,各区及学校将通过公众号择优展示优秀作品。
主题月启动后,各中小学还将把相关活动纳入本学期教育教学重点,制订“一校一案”工作计划,联动德育、体育、美育等部门,挖掘足球育人案例,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快乐、收获成长。各区教委和中小学校将通过官方公众号等渠道,持续展示主题月活动的精彩赛事集锦、优秀文化作品与育人典型案例,进一步扩大校园足球的社会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校园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全市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已达494所
启动仪式上,嘉宾们共同为“班超”开球,伴随着现场师生的欢呼,北京市“校园足球主题月”正式开启。“在足球比赛中,我们是那么的团结,我真的很欣慰能够成为优秀队员中的一员。”北京学校四年级(3)班学生胡欣棠表示,参与足球比赛赢的时候很开心,输的时候更会燃起自己的斗志,也让她懂得了团结的力量。
小学生们给赛场内的机器人足球队员加油助威。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北京市校园足球坚持“以足球育人、以体育立德”为目标,以“新域新质”理念拓展校园足球的内涵与外延,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班班有队、校校有赛”的生动局面,让足球运动成为凝聚集体精神、彰显校园活力的文化纽带。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94所,上半年累计开展足球班超4.5万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踏上绿茵场,在运动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造心理、收获友谊。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在致辞中表示,校园足球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推进体教融合的关键抓手,更是培养青少年团队意识、拼搏精神与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终场哨响时,无论输赢,他们都是班级的“英雄”——赢了,一起拥抱庆祝,分享属于整个班级的荣耀;输了,互相拍拍肩膀,约定下次再战。在足球班级联赛的赛场上,这些少年用汗水诠释着“班超精神”:以班级为“疆土”,以团结为“铠甲”,在奔跑与协作中,书写属于青春与集体的热血篇章。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