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当天,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与法国法兰克布尔乔亚-拉萨尔学校正式缔结友好合作关系。
“希望我的朋友未来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未来可期!愿你始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自法国的学生嘉俊与北京学生殷一轩在同一张明信片上写下对彼此的祝福,也开启了一段跨越山海的青春对话。
10月13日,“见字如面·对话全球青少年”2025中法师生交流活动正式启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魏旭斌与中法学生代表共同拉开活动序幕,鼓励两国青少年以纸笔为媒,搭建心灵相通的桥梁,推动文明互鉴与人文交流深入发展。
作为“北京市教育合作及青少年人文交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致力于为中外学校构建友好合作平台,助力青少年在沟通对话中互学互鉴、融合发展。
中法青少年以信为媒,分享生活、畅谈理想
铺纸、沾墨、提笔写下“福”字,挑选印有北京地标建筑的邮票,亲手以火漆封缄信件……一场充满仪式感的书信文化体验,让不少法国学生沉浸于中国古老的纸短情长温暖氛围中。
法国学生用毛笔写下“福”字,体验中国古老的书信文化。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供图
法国学生雨果兴奋地展示他刚写好的“福”字。“我懂一点中文,知道这个字象征好运和幸福,”他笑着说,“这次来北京,我不仅登上了长城,还结识了真诚的朋友。”
北京学生李承轩则全程陪伴法国笔友体验书信文化。“他直接对我说‘我们是朋友’,那份真诚让我感动。”在笔友接受采访时,李承轩则变身“翻译官”,细心斟酌每个用词,“这样的交流让我意识到,法语学习还需更努力,但这样的实践机会非常宝贵。”
法国学生马可柔点赞西城外国语学校,“校园美丽而开阔。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但都拥有开放包容、追求创新的精神。如果我住在中国,一定会选择这里就读。”即将高中毕业的她表示,期待通过书信与笔友分享未来的点滴。
法国学生开心体验书信文化。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供图
活动当天,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与法国法兰克布尔乔亚-拉萨尔学校正式缔结友好合作关系。两校学生代表用对方母语分享了书信背后的故事。据悉,学生们已结成笔友,未来将持续通过信件分享生活、畅谈理想。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校长范雪梅表示,真诚的沟通与理解将在书信往来中自然生长,最终汇聚为文明之间的真实对话。法国法兰克布尔乔亚-拉萨尔学校校长克里斯汀·让科拉斯(Christine Jeancolas)强调,“两校合作体现了我们对国际开放与学术卓越的共同追求。师生交流项目将把巴黎与北京、法国与中国青年的未来紧密相连。”
数万封手写书信见证青少年成长与思考
“作为世界发展的新生力量,青年人肩负重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每一个你组成,也等待每一个你助力前行。”“在我短暂的青春岁月中,常感前路艰难、充满不确定。然而你的信让我明白:站在起点眺望,看似交错纷杂的岔路,恰是无限可能的开始……”活动现场,一场小型“见字如面”书信展吸引了众多目光,展出来自学生们与自己、与世界、与书籍的真诚对话。
据了解,“拿起纸笔·见字如面”是由北京市中小学生自发倡议的活动。近年来,该活动围绕“对话故宫”“对话时代英雄”“对话未来”“对话冬奥”等主题,累计带动全市中小学生手写数万封书信,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育人品牌。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黄健指出,学生们在书信交流中提升了人文素养、拓宽了国际视野,师生也在文字的温度与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成长。此次活动的升级开展,期待孩子们在深度交流中种下理解、尊重与合作的种子,勇担面向未来的时代使命。
魏旭斌表示,组织北京市教育合作及青少年人文交流系列活动,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倡议、深化北京-巴黎教育合作的具体行动。“得知两校同学已结成笔友,我由衷感到高兴。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将今天的欢笑与感受写进信里,让巴黎的晨雾与北京的朝霞共同装点彼此的记忆,使‘民心相通’从纸面真正走进心里。”
来自法国的学生们和西城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一起进行篮球比赛。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