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智慧课堂、智慧作业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对学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3月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发布会上表示,在各地推进智慧课堂、智慧作业应用过程中,要坚决禁止强制要求家长和学生购买终端设备和数字服务,防止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
吕玉刚称,推进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多种应用场景,实施智慧课堂、智慧作业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对学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吕玉刚表示,从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探索实践的情况看,这种应用模式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加大了财政投入的力度,优化了学校的网络基础环境,统一建设了智慧教室,配备了学生的学习终端,“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平板。”他指出,但是更多的地方,可能还不大具备这样的财力和技术条件,主要是财力保障因素。
下一步,吕玉刚提出,各地各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充分应用与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统筹加强智慧课堂、智慧作业以及线上答疑、网络教研等多场景的应用,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据悉,教育部也计划在今年召开全国融合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的现场推进会,全面部署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广一批包括智慧课堂、智慧作业应用在内的典型案例。
“在实施当中我们也特别提醒各地,要坚决禁止强制要求家长和学生购买终端设备和数字服务,防止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吕玉刚表示。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