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竞赛的监管,严肃查处竞赛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
近期,个别校外培训机构和教育自媒体鼓吹竞赛与学生评优、升学挂钩,大肆贩卖教育焦虑,违规开展相关培训。一些自媒体在网络上散布未经审批违规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华杯赛”“华数之星”等竞赛消息,并暗示该竞赛奖项将作为小升初择校依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提醒,希望广大家长和中小学生,务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目前,我国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实行清单制管理。教育部和广东省均发布了“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和“2022-2025学年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竞赛活动名单”。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的竞赛活动需要经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
此外,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中小学不能将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文化课考试结果、培训证书以及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
广东省教育厅提醒家长要明辨竞赛主体。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主办方)应为在国家编制部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根据有关要求,竞赛各项工作由组织主体(主办方)及承办单位直接负责实施,不得进行委托、授权。主办单位不得以技术支持、战略合作等名义变相委托各类商业公司参与办赛。
各竞赛主办单位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任何单位、组织及个人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任何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指定参与竞赛活动时的交通、酒店、餐厅等配套服务;不得通过组织与竞赛关联的培训、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收取费用;不得推销资料、书籍、辅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不得借竞赛之名开展等级考试违规收取费用。有关公司和个人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散布违法违规竞赛培训报名收费信息,非法敛财,属违法违规行为,加重了学生负担,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
广东省教育厅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竞赛的监管,严肃查处竞赛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希望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理性看待参加竞赛的意义和作用,不盲目攀比,共同抵制未经审核违规开展的“黑竞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