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俄亥俄州悄悄通过的高等法案,直接把教育交流拖进了国际博弈的棋局要求公立大学停止与中国高校合作,限制孔子学院运作,连实验室设备采购都要审查中国背景。
这两天家长群里炸开了锅,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留学预警让准备赴美的学生家庭坐不住了。
事情的起因是俄亥俄州悄悄通过的高等法案,直接把教育交流拖进了国际博弈的棋局要求公立大学停止与中国高校合作,限制孔子学院运作,连实验室设备采购都要审查中国背景。
现在让我们跟着芝加哥大学的小林同学,看看真实处境。
这个来自杭州的00后原本计划明年转学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做材料学交换生,现在却收到项目暂停通知。
我准备了半年的实验数据突然用不上了,更担心已经获得的实验室准入资格作废。
小林边说边给我们看手机里保存的实验室操作规范文档,密密麻麻的笔记见证着他的付出。
这场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波及面远超想象。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数据,全美现有29万中国留学生,其中俄亥俄州就有1.2万人。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材料科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这些专业的联合培养项目占中美教育合作的73%。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副院长钱颖一教授指出,这种"学术脱钩"正在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继俄亥俄州之后,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5个州已在酝酿类似法案。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高校开始设置敏感专业清单,要求中国留学生签署额外的安全协议。
但故事还有另一面。我们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见到了正在读博士的王学姐,她展示了实验室的日常:上周刚和国内团队完成量子通信的联合实验,项目经费来自两国共同基金。
她透露,其实很多美国教授都在私下联系中国合作方,通过第三方机构继续推进研究。
对于计划留学的家庭,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业内专家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避开正在审议限制性法案的州;
第二,优先选择私立院校(目前受影响较小);
第三,建立学术成果双备份机制。北京某留学机构负责人李老师特别提醒:"遇到签证审查延长时,要及时联系学校国际处开具支持函。
值得关注的是,危机中正涌现新机遇。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上海纽约大学等中外合办院校的咨询量近期激增45%。
正在筹备申请的深圳高中生小陈说:"既能获得国际认证学位,又不用担心政策风险,何乐不为?
这场教育领域的波澜,折射出更深层的时代变局。正如北大燕京学堂院长袁明教授所言:知识的流动从来不会真正被阻断,关键是要保持学术共同体的对话渠道。
当我们看到麻省理工的中国留学生自发组织线上学术沙龙,当伯克利教授们联名反对学术政治化,教育的韧性正在显现。
站在十字路口的留学生家庭不必过度焦虑,但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建议定期查看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关注目标院校的官网公告,同时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毕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通行证。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