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山东立德树人学会淄博办事处、齐文化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长篇报告文学《乐群记》座谈会在齐鲁医药学院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山东立德树人学会、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齐鲁医药学院与山东理工大学...
5月16日,山东立德树人学会淄博办事处、齐文化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长篇报告文学《乐群记》座谈会在齐鲁医药学院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山东立德树人学会、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齐鲁医药学院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同主办,旨在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唐乐群同志教书育人精神融入立德树人事业之中”,聚焦教育领域先进人物事迹,推动立德树人事业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山东立德树人学会淄博办事处、齐文化培训基地揭牌仪式由山东立德树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大光主持。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会长夏鲁青代表兄弟学会致贺词,他肯定了山东立德树人学会在整合教育资源、推动产教融合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呼吁各学会加强合作,共同为山东人才强省战略赋能。齐鲁医药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董事长魏振东在讲话中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办事处及基地建设,依托齐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沂蒙精神等红色资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支撑。
随后,山东立德树人学会会长、齐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姜波与魏振东共同为“立德树人学会淄博办事处”揭牌,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文学与夏鲁青为“齐文化培训基地”揭牌,标志着学会在淄博的工作正式落地。
长篇报告文学《乐群记》座谈会由杨文学主持。山东立德树人学会党支部书记、齐鲁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吕传毅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唐乐群同志到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现山东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担任副院长后的感人故事,系统阐述了唐乐群精神的时代价值,他指出,唐乐群不仅是沂蒙教育的一座丰碑,更是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鲜活教材,要把这种精神作为党员学习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教师以唐乐群为榜样,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淄博齐文化研究院院长毕雪峰在致辞中结合齐文化核心理念,深刻解读了唐乐群精神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他指出,齐文化以“尊贤尚功、开放包容” 为特质,而唐乐群在教育实践中展现的“跨界整合资源、培育多元人才”理念,正是对齐文化创新精神的当代诠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技师学院原党委书记、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首席专家冯增田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唐乐群老师退休后仍牵挂老区教育,发起“沂蒙山区教师培训计划”,累计培养骨干教师千余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育人情怀。
在交流发言环节,济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原院长张廷兴、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建都、淄博市蒲松龄纪念馆原馆长周雁翔、淄博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张洪兴等与会人员先后发言。他们从学生回忆、文学价值、文化传承等不同维度,讲述了唐乐群老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实践、对学生的深远影响、与地域文化的精神联结及平凡中的伟大品格,共同勾勒出一位扎根沂蒙、立德树人的教育家形象,表达了对其精神传承与弘扬的深刻共鸣。唐乐群孙女、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唐长华在答谢中表示,祖父的平凡与坚守源于沂蒙土地的哺育,感谢社会各界对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姜波表示,唐乐群事迹唤醒了教育者的初心。姜波从以“清风”铸魂、以“清惠”润心、以“清苦”砺志、以“清情”连心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唐乐群先生从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的历程。唐乐群先生终身践行着“立德树人跟党走”入党诺言,为新时代教育工作领导干部及教育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及“立德树人”书写了最佳注解。
座谈会最后,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向齐鲁医药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捐赠了《乐群记》等图书资料。本次活动是对沂蒙精神的深入挖掘与创新性发展,通过研讨先进人物事迹、搭建文化传承平台,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与地域文化特色紧密结合,在齐鲁医药学院构建起"红色精神+传统文化"的育人新场景。下一步,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依托,深入挖掘唐乐群精神的教育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融入实践,为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