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学习盲文读写、感受盲人生活,新京报小记者走进中国盲文图书馆

:2025年07月10日 新京报
分享到:

我们建馆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盲人群体,人们得以更加了解盲人,让这个社会更加平等。

在“黑暗体验屋”中,小记者们左手扶着墙壁,右手搭在前面小伙伴的肩膀上,一步一步缓慢前行,以此感受盲人的生活。7月10日,新京报小记者走进中国盲文图书馆,在视障文化博物馆中学习盲文相关知识、感受盲人生活,增强对于盲人群体的了解。

小记者学习盲文读写

盲人如何阅读?盲文是怎样发明的?在中国盲文图书馆,新京报小记者们学习了“盲文”这一新的语言。

“盲人最早依靠结绳和划痕记事。后来,西方的盲校又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线型盲文。由于各个学校的盲文不统一,盲文无法进行传播。”中国盲文图书馆于老师介绍,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六点制盲文是由法国盲人教师、世界盲文之父布莱尔创立的。

在一面六点制盲文塑料板前,小记者们根据汉语盲文符号对照简表,尝试用盲文写出自己的名字。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在汉语盲文中,一个字由声母音节、韵母音节、升调号三个部分组成。在一面六点制盲文塑料板前,小记者们对照着汉语盲文符号对照简表,尝试用盲文写出自己的名字,再让身边的小伙伴试着解读自己的盲文名。

“我们正常人过于依赖视力,所以读写盲文的速度很慢。而盲人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扎’盲文的速度可以跟上老师说话的语速。”于老师说道。

小记者们用手指摸读盲文书籍。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在展馆中,小记者们用手指摸读盲文书籍,了解盲文计算机的使用规则。通过盲文书籍,盲人得以接受教育并学习知识。“2014年起,盲人也可以考大学了。在此之前,他们只能上职业学校。”于老师讲道。

“盲人怎么参加高考呢?”小记者好奇地问道。“全盲考生在高考前可以申请专用的盲文试卷,低视力者可以申请使用加大字号版的试卷。”于老师解释道。

不仅如此,于老师告诉小记者们,盲人也有很多优于常人的本领。“盲人虽然没有视觉,听觉普遍更加敏锐,甚至拥有绝对音准。可以在学习相关知识后,做盲人调律师,为钢琴校对音准。同时,盲人的触感也更加敏锐,可以更好分辨人体骨骼的位置,许多盲人从事按摩师的工作。此外,盲人还可以从事电台主持人等职业……”

黑暗体验、触摸文明,小记者感受盲人生活

为了更加贴近盲人的真实生活体验,于老师带领小记者们走进了盲文图书馆的“黑暗体验屋”。密闭的屋中没有一丝光亮,正常人身处其中可以体会视觉障碍者的生活。

进入屋中,小记者们左手扶着墙壁,右手搭在前面小伙伴的肩膀上,一步一步缓慢前行。面对未知与黑暗,同学们每一步向前迈出的步伐都充满着不确定和犹豫,生怕被绊倒。当终于结束体验走出“黑暗体验屋”,小记者们感叹“盲人出行真是太不容易了!”

于老师带领小记者们走进盲文图书馆的“黑暗体验屋”,体会视觉障碍者的生活。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于老师告诉大家,现在的路况越来越复杂,路面上车多人多,因此盲人们也越来越不愿意出门了。“一些熟悉的道路,比如上下班的路,他们是可以靠自己走的。但是一些没走过的路,比如需要去医院,他们就需要提前预约志愿者帮助出行。”

随后,小记者们还来到了爱眼护眼展厅,了解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部疾病的成因,并学习保护眼睛的知识。通过参观和体验盲人的生活,小记者们也更加感受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最后,小记者们来到了“触摸文明”展厅。整个展厅没有围栏,所有展品均可触摸,通过一系列标志性人物、事件和物品的展示,让盲人以触觉、听觉等感知方式领略人类文明的历程。

“同学们先不要用眼睛看,直接触摸,看看能不能分辨出展品的内容。”在于老师的指引下,小记者们闭眼在一幅幅浮雕壁画和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前细细触摸。

小记者们闭眼在一幅幅浮雕壁画前细细触摸。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一名小记者在一幅浮雕壁画前认真触摸了许久,也没有辨认出壁画的内容。“原来是一口鼎啊。”小记者睁开眼看到壁画的内容发出遗憾的感叹。也有的物品通过触摸得以被辨识。“这是猪首!这是狗首!”通过触摸,小记者们认出了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记者注意到,在展厅中还有一件特殊的展品——中国盲人张洪登顶珠峰时所穿的登山服。2021年5月24日,已经失明25年的张洪成功从尼泊尔一侧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亚洲首位登上珠峰的盲人。

希望更多人关注盲人群体

“如何能让盲文阅读更加便捷?”“如何让盲文出版物更丰富?”“盲人的生活和我们还有哪些不同?”……参观完毕后,小记者们将于老师团团围住,拿出准备好的问题采访于老师。

“其实盲人识别盲文不困难,是我们明眼人过于依赖视觉,所以觉得盲文不好识别。对于盲文出版物的供给,我们首先是要保障盲文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供给。同时,现在盲人也可以通过有声读物来吸收知识。”于老师一一解答了小记者们的提问。

于老师特别提到,“盲人朋友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有胆子大爱出行的,也有内向安静喜欢独处的。所以我们对盲人提供的帮助,一定要基于他们的需求,他们有需要再去提供帮助。”

盲文图书馆的参观也让新京报小记者们大开眼界。板厂小学学生高聆轩表示,今天学习了盲文,也了解到盲人的生活,“感觉盲人的生活很不容易,看不见是很无助的。”

府学胡同小学学生王奕皓则有不同的观点:“我觉得盲人的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无助,他们的生活也很丰富,也可以学习知识。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但是他们更坚强。”

“我觉得小记者们的参观很有意义。我们建馆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盲人群体。通过参观,人们得以更加了解盲人,进而让这个社会更加平等。”于老师表示。

据悉,中国盲文图书馆是为视障群体提供文化服务的国家级公共图书馆,2011年6月正式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是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社会终生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公益文化资讯服务机构。2025年相继设立杭州、桐庐等地方支馆。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黑暗体验屋 小记者 左手 扶着 墙壁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学习盲文读写、感受盲人生活,新京报小记者走进中国盲文图书馆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