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自动驾驶的基本知识后,小记者们分组乘坐无人驾驶车辆,沉浸式感受“聪明的车”如何走上“智慧的路”。
“这辆车里有两张地图诶!”“车会自动拐弯吗?”“在哪里能打到自动驾驶的车?”7月9日上午,坐在一辆身穿彩色“衣服”的无人驾驶接驳车上,新京报小记者们一边观察这辆自动驾驶接驳车的独特之处,一边提出自己的疑问。当天,新京报小记者们来到了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探访。
新京报小记者来到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参观。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展厅里,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示范区的发展历史、车路云网图等五大要素组成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以及如何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可靠的网和精确的图”。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我们的乘用车辆在不断智能化。”工作人员介绍,从智能化而言,可以将车辆分为L0至L5六个等级,其中L0至L2为辅助驾驶功能,这也是现在大多数智能车所处的等级,L4至L5则为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辅助驾驶仍是由人驾驶车辆,不需要车辆配备包括传感器在内的各种硬件,但是高级别自动驾驶则是机器驾驶,为了安全而言,须有更多的硬件配备。
工作人员为新京报小记者讲解自动驾驶知识。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展厅里一个缩小版的路灯杆引起了小记者们的注意。工作人员表示,这根智慧综合杆上面不仅有信号灯杆、照明灯杆,还有各种感知设备,“多杆合一、多感合一,一根杆子可以实现多项功能,这样路口可以更加美观。”
想要“聪明的车”跑得更快更安全,离不开“实时的云”“可靠的网”和“精确的图”。这些如何辅助车辆通行?工作人员以云端负责的“绿波通行”举例,这是一种交通信号灯的协调控制策略,它通过计算并调整一系列连续路口绿灯的开启时间,让车辆在保持一定匀速的前提下,能够连续通过多个绿灯,“大家就会感觉到非常通畅。”
新京报小记者认真记录参观中的知识点。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与大家日常使用的地图不同,高级别自动驾驶使用的地图更加精确。“传统的地图精度可能是米级的,自动驾驶使用的地图精度能达到厘米级,同时更新频率甚至可以快到每天、每小时甚至每分钟。”工作人员说道。
在一组北京地图前,工作人员向小记者们介绍,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经进阶到3.0版本,覆盖范围也从最初的60平方公里扩大至600平方公里,目前正朝着4.0版本发展。“那是不是在北京可以打到自动驾驶的车了?”对于小记者的提问,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自动驾驶示范区已经拓展到亦庄、通州和顺义三个区域,与此同时,针对机场等重点交通枢纽也建立了自动驾驶协同服务,“大家可以尝试下载自动驾驶APP,还能打到从亦庄到北京大兴机场的无人车服务。”
在了解了自动驾驶的基本知识后,小记者们分组乘坐无人驾驶车辆,沉浸式感受“聪明的车”如何走上“智慧的路”。“车里没有司机,也没有方向盘”“车很宽敞,中间还有个小桌板”“车内还两张地图”……坐在车上,小记者们第一时间就向小伙伴们分享着自己的发现。
新京报小记者分批乘坐无人驾驶车辆,沉浸式体验无人驾驶的魅力。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在遇到红灯时,无人驾驶接驳车慢慢减速,并停靠在前排车辆的后面。有小记者提问“它速度是多少?在路口会提前减速吗?”车辆安全员解释,目前无人驾驶车辆的时速在40公里以内,车辆会自动调节车速,与此同时车速也会实时显示在车内的大屏幕上。有小记者发现,自动驾驶接驳车的车窗玻璃不一样,除了前面是透明玻璃,剩余三面的玻璃上都贴了一层膜。车辆安全员解释,这种玻璃是单向的,从车内向车窗外看很清楚,但是窗外无法看到车内情况。
“这么快就结束了?”“还想再坐一遍。”近距离、沉浸式感受无人驾驶接驳车后,多位小记者意犹未尽。
据悉,新京报小记者青少年新闻素养课程创立于2013年,至今已培养出众多热爱新闻采访、写作、摄影的优秀学生。在资深媒体专家、新京报一线采编人员的指导下,小记者们深入了解新闻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过新闻事件磨炼采写技能。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