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墨玉法院的小学生与走进朝阳法院的新京报小记者们“云端”相聚,通过“法律讲解+实践模拟”“线上直播+线下互动”的形式,“沉浸式”体验普法教育,共话友谊。
“你们那里天气热不热?有没有像网上说的‘地表温度达80摄氏度’?”“我们这里虽然很热,但没那么夸张啦,尤其是伊犁,非常凉爽。”7月22日下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通过大屏幕,千里之外的新疆墨玉县小朋友们接受新京报小记者“采访”时,认真回答道。
暑期期间,为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帮助未成年人强化法律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北京朝阳法院与新疆墨玉县法院合作组织了“朝墨携手行,法润少年心”暑期主题普法活动。走进墨玉法院的小学生与走进朝阳法院的新京报小记者“云端”相聚,通过“法律讲解+实践模拟”“线上直播+线下互动”的形式,“沉浸式”体验普法教育,共话友谊。
在朝阳法院第一法庭内,法官姜真带来以“小网民的智慧王国”为主题的暑期网络自我保护讲座。 麦浩敏 摄
京墨两地小朋友共上一堂法治课
在朝阳法院第一法庭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姜真带来以“小网民的智慧王国”为主题的暑期网络自我保护讲座,在墨玉的法庭,朝阳法院援疆法官肖华林则带领当地孩子们在线了解这些普法知识,和新京报小记者同上一堂法治课。
姜真通过具体案例告诉孩子们,网络世界虽有海量的书籍、文章和视频,帮助大家学习知识,有趣味游戏和互动内容,让小朋友们在娱乐中学习和放松,大家可以通过网络结交朋友、分享生活,但网络也有陷阱,比如虚假信息、网络欺凌、恶意软件以及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在网上遇到有害内容怎么办?遭遇网络欺凌怎么办?姜真援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具体规定逐步为大家破解谜题。她告诉孩子们,在网上遭遇不法侵害时,收集证据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这些证据就像“魔法武器”,可以帮助维权,不仅使欺凌者受到惩罚,还会防止更多人受到伤害。
小记者们近距离观摩法槌。 图/黄硕 摄
如何安全社交?姜真给出“三不原则”,即不透露姓名、学校,不单独见网友,不传播他人隐私信息。“未成年人小杨制作脚本盗取公民信息售卖,每条获利10到200元,这也涉嫌犯罪。”姜真表示,根据《刑法》第253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也将面临刑事处罚。同时,她表示,近些年,刷单返利骗局也有向未成年人行骗的趋势,如果遇到类似于“日赚20元,学生也可做”以及“点赞、收藏即可赚钱”等噱头,要保持警惕,不要有贪婪之心,谨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此外,她也提醒孩子们要警惕“盲盒迷局”,告知盲盒可能存在的成瘾性。“盲盒利用了大家对未知惊喜的成瘾性,建议大家一定要理性消费、健康玩乐。”姜真说道。
互动交流中,两地小朋友都爱“吃”
民以食为天,两地交流环节,虽有地域与文化之隔,两地小朋友们的交流三句话不离美食。小记者马语珩率先提问新疆特产,羊肉串、抓饭、大盘鸡,干果、核桃、红枣、薄皮包子……对方小朋友们纷纷答道,当同样的问题给到北京的孩子们,烤鸭、炸酱面、铜锅涮肉、平谷大桃、豆汁、炸咯吱盒、驴打滚……小记者们也纷纷抢答。
谈完美食聊日常,在得知新疆小朋友们上学日中午回家吃饭时,小记者董岫文好奇他们回家吃什么,“拉面、抓饭,妈妈最拿手的是茄子拉面”,新疆小朋友回答道。董岫文则告诉新疆小朋友们,北京小学生在校吃午饭,“我们每天中午12点去食堂吃,学校的饭很丰富也有营养。”
“我想去三亚看看海有多么蓝。”“北京的长城究竟有多长?”墨玉的小朋友们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到新疆的景点,一位小朋友再次把话题引到了“吃”,“我去过喀什古城,那里人特别多,非常友好,有很多吃的。我在喀什古城吃过烤全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没吃完,最后还是兜着走的。”他的一席话引发两地小朋友哈哈大笑。
小记者通过大屏幕和新疆小朋友进行交流互动。 麦浩敏 摄
最近,各地高温是媒体关注的话题,有消息称,在火焰山景区,“金箍棒”巨型温度计显示81摄氏度。小记者黄子暄也关注到了这一消息,在互动交流中向对方求证。墨玉法庭内的杨开瑞小朋友接过话题,他表示新疆很热,但没有那么夸张,“最热的时候,气温能达到35到40摄氏度,能感受到热浪。但我们这里是南疆,北疆气温要低一些,新疆最舒服的地方是伊犁,夏天时,你只会感觉到一阵阵微风拂过你的脸颊。”杨开瑞说道。
“新京报小记者和墨玉县学生突破地理限制、跨越千里线上互动,两地孩子从最初的拘谨到后面的踊跃发言,让我看到了法治课堂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将北京与墨玉的青少年紧密相连。”墨玉县法院干警阿依努尔·艾斯卡感叹,当新京报小记者介绍长城、故宫等文化地标时,墨玉县学生热情回应“天山”“昆仑山”的民俗风情;当新京报小记者提及烤鸭、炸酱面时,墨玉县学生则分享“手抓饭”“烤全羊”的饮食文化。这种双向的文化展示,让干警深刻体会到,法治教育不仅是法律知识的传递,更是民族情感的联结。
据悉,每个暑期,朝墨两院对口支援工作会依托新京报小记者实训基地,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共同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走深走实,为两地青少年们搭建起一个全面了解法律和交流沟通的平台,在两地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用法治力量呵护青少年茁壮成长。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