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宗涛介绍,对于超常布局的学科,教育部也将组织专家围绕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管理服务体系等方面对高校加强指导。
8月28日,记者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在加强战略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工作方面,教育部增设了健康与医疗保障、智能视听工程、国际邮轮管理等29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科专业,新增了1839个本科专业点,同时撤销不适应需求的本科专业点1428个、停招2220个。
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栾宗涛介绍,2024年11月以来,教育部围绕深入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深入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等行动,其中之一便是面向低空经济这一战略领域,打破三年一轮学位授权审核的限制,支持清华、北航等高校设置“低空技术与工程”目录外一级学科,支持南航等高校设置相应的目录外二级学科,今年布点、今年招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闫晓军介绍,该校有效响应国家急需,牵头起草低空技术与工程学科建设指南,率先申报低空领域一级学科,带动了全国120所学校申报增设低空领域的一级或二级学科;全国首批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等本科专业。同时,围绕国家重大任务和科技前沿,自设人工智能、空天动力科学与技术、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等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以重构学科组织、学术组织的方式促进交叉,汇聚多学科力量集中攻关。
如何确保新设学科在快速布局的同时,能够维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标准?栾宗涛表示,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高校设置一个新的学科,主要把质量摆在关键核心的位置,超常布局学科要真正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具备一定条件并强化体系的支撑,以避免“为增学科而设学科”。
“一个学科不是凭空产生的,比如此次超常布局的‘低空技术与工程’,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传统学科,高校得有一定的基础才能真正为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撑。”栾宗涛介绍,对于超常布局的学科,教育部也将组织专家围绕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管理服务体系等方面对高校加强指导。
“我们并不是把原来的学科复制粘贴,而是智能时代的全新战略。”闫晓军介绍,今年在教育部研究生司的指导下,北航会同兄弟高校牵头论证了低空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指南,申报了低空智能运载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本博贯通的学科商业数据。在低空领域人才培养方面,为了把学科和专业建好,北航采取了体系化建设+超常规培养的举措。
其中,统筹学科体系,整合6个学院和7个学科;构建全周期项目制驱动的教学体系,学生从大二到大四分组完成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真实项目,以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启动了一批低空专业教材的规划和立项;创新两地三校园协同的管理体系——北京的校区主要侧重低空理论的教学和技术科研,杭州校园主要侧重制造试飞与成果转化,便于对接长三角低空经济群。“北航有责任,也有能力把低空学科专业建设好,并带动整个低空领域的发展。”闫晓军说道。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