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践行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用科学家故事点亮孩子梦想

:2025年09月05日 新京报
分享到:

只要保持好奇心,持之以恒,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就是践行了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带着科学家精神去学习生活。”9月4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新京报承办的2025“科创薪火 铸梦未来”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走进朝阳区实验小学左家庄分校,为同学们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用科学家精神勉励同学们积极探索,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miaochx2025951348462681078.JPG

9月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为同学们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学校供图

“你们都认识哪些科学家?”开讲前,陈虔先给同学们抛出了一个问题。袁隆平、屠呦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茅以升、邓稼先、南仁东……同学们纷纷抢答,讲述自己了解到的科学家故事。陈虔告诉同学们,这些科学家都是国之脊梁,他们为中国崛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陈虔表示,一些发明创造看似出于“偶然的失误”,背后离不开科学家的细心观察和严谨分析。“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科研中所有的偶然都有其必然性。科学家们依据扎实的基础,对偶然现象加以留心注意,从而创造了必然的成功。同学们都应该具有科学家精神。”

miaochx2025951348462681079.JPG

陈虔和同学们互动。学校供图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青少年如何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用科学精神指引未来成长之路?

在讲座中,陈虔给同学们分享了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庞众望等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故事。庞众望出生于贫困家庭,父亲因病无法与人交流,母亲下肢残障行动不便,而他自己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从小庞众望一边刻苦钻研,一边捡废品补贴家用、照料母亲。2017年,他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3年后他获得直博资格,在艰苦的条件下,他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立志科研报国。

“现在的科研条件已经很好了,我们不再需要像以前的科学家那样,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但是,如果没有一颗科研报国的心,还是无法成就一番事业。”陈虔告诉同学们,践行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年龄、社会地位无关,不是只有在科研院所、大学做科学研究才是践行科学家精神,只要解决了社会问题、推动了科学发展,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不一定都要成为科学家,只要保持好奇心,持之以恒,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就是践行了科学家精神。”陈虔说道。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科学家 精神 就在 我们 身边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青少年如何践行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用科学家故事点亮孩子梦想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