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未来·东城区中小学AI通识第一讲”面向全区中小学播出,全区12万中小学生线上观看课程。
邀请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述抗战故事;上演原创话剧,让新时代少年与抗战时期少年“隔空对话”……9月4日,北京东城区各校开展多样活动,十余万名师生迎来新学年。
校友分享、原创话剧,学校多形式开展红色教育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行。9月4日,许多学校以“九三阅兵”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邀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介绍主题雕塑“钢铁长城”背后的故事;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邀请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述“南洋机工抗日救国运动”的历史往事;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邀请校友赵宝林,分享“忻口战役”中惨烈悲壮的英雄事迹。
东四五条幼儿园党员教师带领孩子们演绎抗战短剧。学校供图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的新学期,在《松花江上》的歌声中拉开序幕。《箱子里的图书馆》《穿越时空的明信片》,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和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的金帆话剧团,为全体师生上演了原创话剧,以少年视角构建“过去与当下”的场景,让新时代少年与抗战时期少年“隔空对话”,将家国情怀、抗战精神融入感人至深的剧情。东四五条幼儿园生动演绎短剧《小英雄雨来》、互动故事《闪闪的红星》,在孩子心中播撒家国情怀的种子,也让勇气与责任的种子悄然萌芽。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许多师生踏访红色圣地。在“红色足迹,青春坐标”暑期实践分享中,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学生代表,讲述了他们追寻先辈足迹的体会;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的同学们,走访了北大红楼、卢沟桥、双清别墅等红色基地,在“青春红游记”环节分享自己真实感受;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结合学生“重走一大路”红色研学成果进行汇报,并进行假期实践活动展示。
学生在线共上“中小学AI通识第一讲”
9月4日,“智启未来·东城区中小学AI通识第一讲”面向全区中小学播出。全区12万中小学生线上观看课程。
史家胡同小学学生线上观看“东城区中小学AI通识第一讲”课程。学校供图
在“第一讲”中,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以《人工智能时代是我们的时代》为题主讲课程。熊璋结合自动驾驶、智能语音等青少年熟悉的场景,深入浅出解析AI技术原理,引导学生建立“技术-伦理-创新”三位一体的认知框架,为青少年播下科技强国的种子。
记者了解到,课程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完成前期录制,由北京市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老师崔子千主持,来自全区7所市级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校的30名中小学生现场聆听了熊璋的精彩授课,并互动提问。
此前,东城区还于8月29日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完成了2025-2026学年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师培训会。熊璋为全区信息科技骨干教师专题解读《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系统阐释智能时代教育变革趋势。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