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师生探访首创郎园station,解锁园区产业形态

:2025年10月20日 新京报
分享到:

“参观园区让我感受到了整个大文娱产业在当下新的发展,尤其是了解到AIGC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

“这里太美了,我可以在这里拍摄视频作业吗?”10月17日,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首创郎园station,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导演、新媒体艺术等专业的百余名师生,作为“园区体验官”,实地探访园区。

这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市委网信办、新京报社承办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2025园区行活动。大学生们走进文化产业园区,在园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解锁园区“产业+消费”双轮驱动模式,了解人工智能科技如何赋能影视产业发展。

jinyu1202510201718112736557.jpg

10月17日,北京电影学院百余名师生,作为“园区体验官”探访首创郎园station。新京报记者王飞 摄

实地探访,解锁园区“产业+消费”双轮驱动模式

“大家猜猜这个下沉篮球场以前是做什么的?”当日,北京电影学院师生根据“产业”和“消费”两条脉络,跟随讲解员了解了首创郎园station园区。讲解员介绍,郎园station的前身是北京纺织仓库,是北京纺织工业系统的主要仓储基地。2017年开始实施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地把原纺织仓库的大型储水池改造成了篮球场。

jinyu1202510201718122736558.jpg

同学们走进中央车站、X美术馆,了解园区特色文化消费。新京报记者王飞 摄

行走在园区的主要干道,特色咖啡店、设计师家居、小众买手店、宠物休闲、明星潜水、音乐酒吧等各种各样不同形态的商业店铺,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园区的坝河沿岸更是风光秀美,临河布局了特色餐饮店。讲解员告诉同学们,坝河经过多年改造,在明年即将通航。“明年大家就可以在坝河上坐船来到郎园station。同时坝河的改造也带动了河岸片区的招商,从园区内比较边缘的区域成为最热门的片区。”

“园区的位置距市中心有一定距离,平时来消费的人多吗?”在参观中,不断有同学向讲解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讲解员耐心介绍,园区通过举办咖啡节、烤肉节、图书市集等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来吸引人流。在4-10月期间,平均每周都会举办不同的文化活动,独特的发展模式,让同学们感到十分新奇。

“园区现在有40%的商业,50%的产业办公,10%自持文化空间。除主干道的临街商铺外,其余的房间都是企业的办公用房。”讲解员介绍,园区重点布局数字影视全产业链,聚集了《流浪地球》的制作方墨境天合、《消失的她》制作方壹同制作、《三体》制作方灵河文化等。片区内拥有制作棚144个,包括杜比白金认证音频终混棚、杜比vision格式调色棚、中影CINITY格式调色棚等领先硬件条件。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助推中国影视工业化发展。

jinyu1202510201718122736559.jpg

产业和商业消费结合,壹同制作打造了爱可神咖啡&酒吧(ACTION BAR)。新京报记者王飞 摄

产业也找准机会,和商业消费进行结合。在首创郎园station园区内,壹同制作打造了爱可神咖啡&酒吧(ACTION BAR)。“餐厅内部的装潢还原了他们投资的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场景,增强了沉浸式体验。他们的咖啡杯也根据上映的影片进行个性化定制,比如前段时间就是电影《恶意》的主题咖啡杯。这里也会定期举办电影露天放映会,放映自己投资的影片。”讲解员说道。

现场感受多项视听新科技,深度了解产业前沿发展

今年8月,郎园station正式成立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聚焦影视后期制作,聚集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企业资源,在园区内打造集影视制作、广告、游戏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生态。当日,同学们也来到了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的展示厅中参观。

展厅中展示了多个AI技术在电影、电视剧、动画、广告制作领域的案例,涵盖电影翻译、音视频生成等AIGC应用方向。呈现了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华为盘古大模型、中国科大人脸合成技术、墨境天合电影视效制作等AI领先技术。

通过电影AI译制系统,帮助电影《长安三万里》完成西班牙语等多语种的自动译制。“在电影准备进行西班牙语版本发行的时候,本来是希望找到一个配音演员。但是因为影片中存在大量中文诗词,翻译难度大,配音演员也难以还原角色演绎。”解说员介绍,为解决这一问题,电影启用了这套AI译制系统,支持多种小语种翻译。

通过中国科大人脸合成技术,完成了数字济公、减龄版本陈奕迅演唱视频的制作。“因为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已经90多岁,很难再去进行影片拍摄,通过AI深度伪造工具DeepFaceLab完成数字重塑。这项技术还实现了制作减龄版本陈奕迅演唱的英雄联盟宣传片。”

jinyu1202510201718142736561.jpg

同学们在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的展示厅中了解前沿科技。新京报记者王飞 摄

从参观园区改造、商业布局,到深度了解“影视+科技”产业前沿发展,当天的“最美园区体验日”也让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们收获颇多。

“参观园区让我感受到了整个大文娱产业在当下新的发展,尤其是了解到AIGC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北京电影学院大二学生赵天铖表示,作为一名导演专业的学生,希望可以多多学习新的技术,比如AIGC、音频视频处理,更好地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整个园区都是由一个老旧工厂改造而来,这种复古风格与现代艺术的结合颇具特色。作为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大一新生,我在参观时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公共空间上更好地设计一些装置艺术、实验影像,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刘书豪说道。

北京电影学院智能影像工程学院教师张焓表示,此次“园区行”活动让学生对影视文化产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他们看到国家层面在大力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产业的应用。“在园区里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影视文化企业,包括AIGC的产业集群,对同学们了解产业和社会有非常大的引导。智能影像工程作为一个工科专业,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挥自己科研方面的能力,继续对大模型、人工智能等进行研究,助力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

jinyu1202510201718132736560.png

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在首创郎园station园区合影留念。新京报记者王飞 摄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首创郎园station参观体验 爱可神咖啡酒吧 文化活动 引爆影视创意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影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北京电影学院师生探访首创郎园station,解锁园区产业形态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