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建院系巡展|走进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025年05月15日 壹点探校
分享到: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始于1958年设立的“城市建设系”,1999年更名为“环境工程系”,2004年更名为“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学院目前设有4个本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

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始于1958年设立的“城市建设系”,1999年更名为“环境工程系”,2004年更名为“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学院目前设有4个本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生物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并3次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认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环境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工程认证;2016年学院4个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23年学院获批山东省示范性生态环境专业特色学院。

学科专业优势

学院现有1个博士项目: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 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市政工程;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市政工程方向)、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方向);1个非全日制工程授权点土木水利(市政工程方向)。

师资队伍

学院共有113名在职职工,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9人。全职引进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人。省创新团队骨干1人、省高校首席专家1人、省高校创新团队3个。

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近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水专项子任务、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重点研发和产教融合项目,年到账经费达1500余万元。科研和教学成果分别荣获教育部高校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专利二等奖、省社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二等奖等奖项,发明专利、论文、标准等指标均居学校前列。

人才培养

学院构建在线学生服务机制,增设教师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抓考研引领,做咨询辅导、学风文化、科创竞赛3个载体;考研率已连续7年全校第一,学院综合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培养出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总裁陶俊杰、济南市水务局二级巡视员修春海等杰出校友。

学院风采

学院拥有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流域水质模拟与污染控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智慧监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保障实验室)、山东省清洁生产评估中心和山东省研发共同体等省级平台。

专业介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工程力学、水力学、水文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泵与泵站、水工艺设备基础、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学、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等。

专业概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山东建筑大学设立最早的传统优势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于2008年和2013年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及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重点专业核心专业。2018年通过国家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我校首个通过认证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获批山东省示范性生态环境专业特色学院,2024年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复评。

拥有“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流域水质模拟与污染控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智慧监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保障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流域水健康与底泥资源化特色实验室”等支撑平台。本专业为“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产教融合项目”的支撑专业,给排水教研室为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

拥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人才聘任院士1人,泰山学者岗特聘教授(泰山系列人才)2人,省“突贡专家”4人,省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近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30余项,研究经费共计1500余万元。获得国家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及省部奖励多项。

就业前景

在水务、市政、建筑、环境与生态等行业以及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或可考取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硕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饮用水安全保障以及城市排涝等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该专业毕业生将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备解决环境工程领域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防治城市和乡镇各类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各类污染防治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运维以及环境评价、规划、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施工、环境工程经济学、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以及配套的实验实习实训和工程实践类课程等。

专业概况

环境工程专业1999年开始本科招生,2005年获批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一级学科硕士点合格性评估,2019年获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环境工程专业2014年入选山东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2016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21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申请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功获得受理。本专业所属的我校“环境/生态学”学科已经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环境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教师博士化率96%,现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全职)一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一人,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5人、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1人、国家注册公用设备(给水排水)工程师1人、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1人,形成了院士领衔,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专业拥有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流域水质模拟与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流域水健康与底泥资源化特色实验室、山东省高校低碳与水健康环境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智慧监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绿色产业与环境安全创新创业共同体等支撑平台,2023年获批山东省示范性生态环境专业特色学院。

就业前景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元化,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管理、运维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工程及相近专业工作,可考取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与环境、市政工程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深造或出国留学深造。本专业综合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考研率在校内常年排名首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30·60双碳战略”,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行业发展迅速,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专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环境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专业以满足国家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具备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的基本能力和从事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以及相关工艺技术研发的专业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环保机构、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管理、环境咨询等方面工作的环境科学领域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土壤学、环境经济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场地污染控制与修复、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等。

专业概况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环境科学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和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建设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流域水质模拟与污染控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保障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流域水健康与底泥资源化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智慧监控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生态环境专业特色学院等支撑平台。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生态环境领域的规划、管理、检测、咨询、评价、设计、教育、研发等工作,也可考取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研究生;同时,可考取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迅速,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生物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生物产品大规模制造、生物加工流程与工艺设计能力,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工作及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工作的高级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等。

专业概况

生物工程是综合利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学的知识,以及工程学本身的方法,以应对在生物学及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等各种问题,满足人类对生物制品需要的一门学科。它使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等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以人工再现生物的部分或整体生命过程,最终达到生产生物制品或实现特定生物功能的预期作用。

山东建筑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学位10人。专业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于济南、烟台双校区办学,设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制药工程综合实验室、发酵工程综合实验室等完备的专业课程实验平台,并于济南、烟台两地设有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济南药谷、山东丰金生物医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十余家实习基地,为学生培养提供优良条件,形成了一套完善且特色鲜明的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体系。专业作为群成员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并拥有推荐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本专业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突出工程特色、密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建设方向,顺应现代生物工程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生物修复、微生物-植物互作技术为主的研究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优势。

就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去往从事生物产品大规模制造、生物加工过程流程与工程设计的工厂,以及研发型企业等,就业率95%以上;部分同学前往高等学府进一步攻读研究生。生物工程专业发展前景良好,尤其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将强化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生物工程相关领域列为前沿领域;将生物技术、以及与生物工程相关的新能源、绿色环保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了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历史沿革 发展现状 山东 建筑 大学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山建院系巡展|走进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