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成长计划|杨天慧:一滴水折射五重山

:2025年09月28日 青年说
分享到:

教育厅发起“照亮我的那本书”征稿活动,展现书籍对教育的影响。教师杨天慧通过阅读《教师的五重境界》,领悟教育真谛,强调“把自己当学生”“站稳讲台”“关注生命成长”,回到教育源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郑宇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二庙小学教师 杨天慧

近期我再次阅读了万玮的《教师的五重境界》,每次阅读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每次阅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渐渐地,熟悉的场景在脑海里来回浮现……

把自己当学生,在“归零”里听见心跳

周二上午第一节,我把备课笔记塞进背包,空着手走进六(3)班。孩子们瞪大眼睛——老师往常的高跟鞋声缺席了。我搬了一张蓝色塑料凳,坐在最后一排,和他们一起听自己昨晚录的《少年闰土》范读。

音频里,我的声音高昂、急促,像一列不肯靠站的动车。前排的小萱偷偷捂嘴笑,连平时沉默的阿远也在课桌下比划“减速”。我的脸“刷”地红了:原来我在讲台上如此“聒噪”。下课铃响,我没有急着起身,而是请他们给我打分。全班齐刷刷举起“9分”的便利贴,理由只有一句:“老师,我们想听自己的心跳。”

那一刻,万玮说的第一重境界——“把自己当学生”——像一记闷棍敲醒了我:只有先调到他们的频道,我才可能与他们共振。

把自己当教师,在“站稳”中学会敬畏

“站稳讲台”是第二重。万玮用一句极朴素的话提醒:“课比天大。”我曾把课堂当作展示自我的舞台,PPT做得炫酷,教具堆满讲台,学生却像看魔术的观众,热闹之后什么都没留下。

我开始做减法:删掉花哨的动画,只保留一张主问题;把讲台搬到教室中央,40分钟里不坐下,也不允许自己重复“对不对”“是不是”。两周后,我收到一张匿名纸条:“老师,你最近上课像一根钉子,把我们钉在黑板上了。”

那一刻我懂了,“站稳”不是姿势,而是敬畏。敬畏知识,更敬畏孩子的注意力。从此,我在备课本首页写下一行字:课大于心,我小于尘。

把自己当教育人,在“转身”里看见生命

第三重是“做教育人”。万玮用“转身”形容:从关注教学技术转向关注生命成长。

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我正引导学生赏析“月夜刺猹”那段动词之妙,

后排的小昊突然把书“啪”地合上,低头抠指甲。我下意识皱眉,准备课后“单独谈话”。

课中巡视时,我偶然瞥见他摊开的草稿本——密密麻麻画着一只“钢叉”,旁边写着:“要是我也有闰土的叉,就能帮奶奶扎下偷菜的野狗。”我心里一颤:原来他把课文读成了“现实求救”。

我没有按预设继续赏析,而是临时按下暂停键,让全班做一次“闰土的叉还能做什么”微写作。五分钟后,小昊第一个举手:“我的叉可以赶走欺负奶奶的狗,也能叉住夜里的孤单。”教室静了两秒,随即掌声四起。

放学后,我把《少年闰土》的原文复印贴在他作业本首页,旁边附上一行字:“钢叉在闰土手里,勇气在你心里。奶奶的事,我们一起想办法。”

三天后,小昊把一包晒干的野菜放在我讲台:“老师,我陪奶奶去菜园,她夸我终于成了家里的‘小闰土’。”那一刻,我真正完成了一次“转身”——从词句到人,从文本到生命。

把自己当教育家,在“仰望”中保持痛感

第四重“教育家”曾让我望而生畏。万玮却说:“教育家不是头衔,而是一种痛感。”

我开始记录每天的“教学痛感”:为什么一道题讲三遍还有人不会?为什么我越鼓励,小琪越沉默?我把这些问题做成“痛感笔记”,像粘住一张张未愈的创口贴。

半年后,这个“痛感笔记”成了班级的宝藏。小组长看见了,“原来,把困惑晒出来,就是成长。”那一刻我明白,教育家的“大”,恰恰在于肯承认自己的“小”。

把自己当“人”,在“一滴水”里闪光

万玮把最高境界定为“人”。读到此处,我合上书,想起上学期的一幕。

周三午间辅导,暖阳把教室的窗棂烘得发烫。我抱着一沓练习卷,准备按惯例“查漏补缺”。刚进门,就看见小霞把一本《哈利·波特》摊在膝盖上,手指蘸着口水,正悄悄翻页。她的目光被书牢牢粘住,连我走近都没发现。

若在以前,我会立刻把书合上:“午练时间,看课外书做什么?”可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万玮的话:“回到人,才能回到教育的源头。”于是,我蹲下来,小声问:“哪一段这么好看?”小霞吓了一跳,继而眼睛亮成两颗星:“老师,哈利第一次骑飞天扫帚,太酷了!”

我干脆放下卷子,拉过一把椅子坐到她身边:“我也喜欢这段,不过我更羡慕赫敏的隐形衣。”周围的孩子“呼啦”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加入讨论。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个咒语,有人学着挥钢笔当魔杖。午练铃响,我们谁也没动。

十分钟后,我提议:“把你们最想要的一次魔法体验写成三句话,我们就当午间练笔。”孩子们欢呼着散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小霞写的是:“我想有一把飞天扫帚,带我飞过奶奶的稻田,让风帮她吹干汗湿的背。”

那一刻,我不再是教师、不是教育人,只是一个贪玩的成年人。万玮说:“回到人,才能回到教育的源头。”当我把自己还原成一滴水,学生也亮出了他们的波光,我们终将汇成同一条河流。

这本书读完了,我在扉页写下一句话:“先蹲下,再站直;先点燃,再照亮;先疼痛,再歌唱;先成为人,再成为师。”

然后,我把这页纸折成一只小小的纸鹤。每当我忍不住要高声斥责、要抢赶进度、要展示聪明时,就会想起那只纸鹤,想起万玮的提醒:“最高境界,是回到最低处,把自己完整地交给孩子。”

课后,我把这页纸折成的小纸鹤放进班级“图书角”,愿下一个打开书本的孩子,也能顺着这“一滴水”,找到自己的“五重山”。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阅读故事 教育 书籍 力量 成长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师悦读成长计划|杨天慧:一滴水折射五重山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