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顶撞家长需冷静应对,先处理情绪再沟通,倾听诉求,区分事情与态度,引导孩子学会表达,事后复盘共同成长。
饭桌上孩子摔筷抗拒吃饭
辅导作业时孩子高声反驳
“你不懂”……
面对孩子的顶撞
许多家长或斥责或冷脸
反而会加剧亲子矛盾
其实 孩子的顶撞是成长的信号
家长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去应对
(一)先停一停,给情绪“降降温”
面对顶撞 家长首要做的是
稳住自身情绪 而非立刻“纠错”
可提议:“我们各自安静15分钟
等情绪平和了再聊”
孩子顶撞常带着强烈情绪
可能是委屈 愤怒或失控
此时硬碰硬会让孩子觉得感受被忽视
反而会激化对抗
家长的冷静本身就是一种示范
情绪激动时 先整理心绪再沟通
(二)蹲下来,听懂“顶撞”背后的声音
孩子不会无故顶撞
“狠话”背后藏着未说的诉求
或许是想读完绘本再睡觉被催促
或许是画作被否定而委屈
家长要放下“权威”
用好奇替代指责
比如问一问:“你刚才那么生气
是不是有什么想告诉妈妈?”
当孩子感受到被倾听
紧绷的情绪自然会慢慢松弛
就像治水 堵不如疏
听懂孩子的真实想法
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三)分清楚“事”与“态”,既不纵容也不否定
处理顶撞的关键
是区分“事情本身”与“表达态度”
若孩子因“想先做手工再写作业”而顶撞
可先肯定需求:“你想做完手工
说明做事有规划 很好”
再明确边界:“但大喊会让我不舒服
你可以说‘妈妈 我想先做20分钟手工
再写作业 好吗?’
这样我更愿意听”
这种回应既尊重孩子的想法
又划清底线
帮助孩子学会
“好好说”而非“用力顶”
(四)事后复盘,把冲突变成成长课
冲突平息后 可与孩子“轻松复盘”
比如问问孩子
“下次你希望我怎么做会更舒服?”
也坦诚分享自身感受
“你大喊时 妈妈心里有点难过”
有家长和孩子一起画“情绪温度计”
生气时说“我现在60度了 需要冷静”
既有趣又实用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孩子的顶撞 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
也是学习“表达与尊重”的契机
家长无需惧怕冲突
请记住 冷静是孩子情绪的定海神针
倾听是孩子敞开心扉的钥匙
引导是孩子学会沟通的阶梯
当顶撞变为平等对话
对抗便会成为成长的养分
作者简介
陆雪,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专职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南通市人民检察院及南通市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亲职教育教师,通州区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专家团队成员。心理格言:人生最先应当接受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来源:新华社
编辑:单学艺、盛呈燕
校对:王骏
审核:陈新荣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