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弦歌丨茶思漫溢处,薪火永相传 吉林大学黄大年茶思屋的精神传承

:2025年10月12日 中国吉林网
分享到:

吉林大学黄大年茶思屋传承创新精神。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地质宫509室,咖啡香与茶香交织了十余年,这里就是鼎鼎大名的“黄大年茶思屋”。从2010年黄大年亲手改造的杂物间,到如今跨越校区的精神地标,这间小屋成为继承和发扬黄大年精神的生动载体。

茶思屋的初心,是黄大年为科研人搭建的“思想反应堆”。当年,他深感重大科研突破常藏于放松环境的交流中,便将闲置空间改造成兼具高性能机房与开放交流区的场所,免费提供咖啡茶水,让师生能“慢下来,想一想”。

在这里,讨论从不设边界:黄大年抛出“机器学习引入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的命题,引发跨学科思辨;与汽车工程专家的交流,催生全地形无人车勘探的前沿课题。正如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纪念馆副馆长于平所说:“茶思是形式,解决问题才是目标。”这种打破学科壁垒、鼓励自由碰撞的氛围,正是黄大年“创新无界”精神的最初实践。

传承黄大年精神,茶思屋早已超越物理空间的局限。黄大年离世后,地质宫茶思屋完整保留着当年模样:屋子左侧悬挂着影像设备,右侧是舒适的沙发区,拼成几个小小会议区的样子,居中的吧台仍保留着黄大年生前与团队自制咖啡、泡茶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原本挂着院士照片的右墙上,现在挂满了黄大年工作和生活的影像记录,还有他和团队的合影。

这里不再只是学术交流地,更成了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于平在此向学生讲述“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信念,黄大年宣讲团的师生们也会带着茶思屋的故事走进中小学,让“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相连”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李鑫磊正是受此感召,从高中时因黄大年选择地球物理专业,如今又成为宣讲团成员,将这份精神从茶思屋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W020250908821215105521.jpg

(该图片由吉林大学提供)

2025年,吉林大学让黄大年精神迎来更广阔的传承舞台。中心校区鼎新图书馆的新茶思屋正式揭牌,近300平方米的空间划分出精神传承区、深度研讨区等功能区,浅木色书架与现代化设备相映,既保留了原屋的茶香记忆,又开辟了全新交流场域。按照规划,学校将在6个校区的8个图书馆陆续建设茶思屋。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昊的话道出了扩建的深意:“图书馆是师生思想汇聚之地,让茶思屋扎根于此,能让黄大年精神真正与师生相伴。”

从地质宫的“破封锁、攀高峰”,到鼎新楼的“育新人、传薪火”,空间的延伸背后,是精神传承的演进——不变的是“祖国高于一切”的初心,更新的是让创新精神融入更多人血脉的追求。

如今,吉林大学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刷新亚洲纪录,航空重力梯度仪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4支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些成果都是茶思屋精神的实践答卷。在茶思漫溢处,黄大年精神正以最生动的方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文/图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黄大年 茶思屋 吉林大学 黄大年 精神传承 茶思屋 空间扩建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校馆弦歌丨茶思漫溢处,薪火永相传 吉林大学黄大年茶思屋的精神传承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