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第五实验小学教师 李静静
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关于乡间生活的短视频在网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视频里漫出晨雾中的梯田、山下宁静的村庄、炊烟袅袅的人家、院子里谈笑风生的老人还有追逐嬉闹的孩童,看完让人如饮下一杯清冽的山泉——初时沁人心脾,回味时却泛起泥沙沉淀的涩意。在这个高压快节奏的数字时代,这些祥和安逸的乡间美景成为了一些人精神寄托的港湾,仿佛在这里能寻找到一丝温暖、一丝慰藉,唤起儿时那似曾相识的记忆。
而《人间值得》这本书,与这些治愈的短视频传递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在迷茫的前途中寻得一丝光亮。总觉得书中的文字像一位温和的长者在耳边絮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熨帖人心。作为小学教师,每日周旋于备课、课堂、批改作业的循环中,偶尔会被琐碎磨得疲惫,这本书却让我在教育的平凡里,重新品出“值得”的滋味。
教育本是“慢慢来”的艺术
书中说“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接受每一天”,这让我想起刚入职时的自己,总想着把每节课都打造成“完美课堂”,容不得一点失误,学生回答偏离预设会焦虑,环节衔接不流畅会懊恼。由于虚荣心的作祟,我希望教出的学生能比其他班级的成绩更好,所以我不容许学生在课堂上多说一句话,不容许他们上课走神。
怕他们考试写错别字,我甚至要求他们把可能会考到的考点一字不落地背诵、默写,确保考试万无一失,而我自认为的完美却在无形之中磨灭了学生的创造了和想象力。《人间值得》教会我坦然面对课堂上的小插曲:学生突然提出的奇思妙想,反而能让语文课碰撞出意外的火花;偶尔的口误被学生指出来,笑着承认“老师也会犯错呀”,反而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纳学生的“慢慢来”,原来教育的“值得”,就藏在这些松弛的瞬间里。
书中提到“不要期待过多,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日常工作的新视角。
以前总盯着“学生成绩进步多少”“班级纪律有没有达标”,却忽略了那些细碎的温暖:课间时,有孩子偷偷塞给我一颗糖,说“老师你今天好像有点累”;批改作业时,看到歪歪扭扭的字里夹着一句“谢谢老师”;放学后,被一群小不点围着讲家里的趣事……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其实都是教育给予的馈赠。现在我养成了写“幸福日记”的习惯,记下每天和学生相处的小美好。翻看日记时发现,正是这些细碎的温暖,让备课的深夜不再孤单,让处理矛盾的烦躁渐渐消散——原来“人间值得”,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藏在讲台下、作业本里的点点滴滴。
放下执念,守护孩子的“小世界”
书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别人有别人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界限分明,冲突就会减少。”这让我反思自己对学生的“过度期待”:总希望每个孩子都专注、勤奋、懂事,却忘了他们只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小不点,有调皮的权利,也有犯错的自由。
班上有个男孩小航十分调皮,上课爱走神,下课时常和同学打架,对此我经常批评他,但是效果甚微,这让我十分头疼。为此我经常找他的家长谈话,沟通得知小航的母亲在县城的一个服装厂打工,每天都加班到很晚,而他的父亲常年在南京打工,只有过年才会回来,小航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对于孩子疏于管教。
刚开始小航的妈妈还十分配合,保证一定对小航加强管理。但是沟通几次之后他的妈妈便态度大变,不耐烦地说:“老师,我们家的孩子就这样了,你就别管他了。”
听见这话,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复,挂断电话后我的心中五味杂陈:是因为我说话的语气不好,还是哪句话说得不合适?我陷入了深深的内耗。过了几天之后,我打算再次和家长沟通,因为我总觉得小航这个孩子并不像他表现得那么叛逆和“无可救药”,我从他闪躲的眼睛中感受到这其中肯定有我不知道的故事。
我不再打电话,而是直接到小航的家中了解情况。通过和小航爷爷奶奶的对话,我才知道小航的父母因为常年聚少离多,最近两年一直在闹离婚,就连久违的见面也在争吵中度过,小航的性格也是从那时候才开始变得叛逆。后来我不再强求他“必须专注”,而是允许他累了可以悄悄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儿。他和同学争吵的时候我会耐心地告诉他,在学校里我就是妈妈,和同学有什么矛盾都要告诉我,我来帮他解决。
慢慢地,他改变了,变得不再那么暴力,上课时会主动告诉我:“老师,我今天精力很足,能认真听课了。”原来,放下“让每个孩子都按我的标准成长”的执念,尊重他们的处境与节奏,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教育的“值得”,或许就在于这份不强求的包容里。
到现在为止,《人间值得》这本书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每到夜深人静时我都会细细品读上几页。它带给我的不只是心灵的慰藉,更是一种动力。突然明白,做小学教师的“人间值得”,不在桃李满天下的宏大愿景里,而在每一声稚嫩的“老师好”里,在每一次被孩子的真诚打动的瞬间里,在看他们从懵懂孩童长成懂事少年的过程里。人间值得,因为“你”在人间。作者的智慧并非教我们如何成功,而是教我们如何与生活和解。
愿我们都能如恒子奶奶一般,在琐碎中看见光,在孤独中守住暖,在无常中握住此刻的安宁。因为人间真正的值得,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如何与自己的心和平共处。往后的日子,我想带着这份“值得”的感悟,继续在平凡的讲台上,慢慢走,细细品,陪孩子们一起,把日子过成值得的模样。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