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延瑜 编辑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济南高新区鸡山小学 卢晓娜
书架下面 “躺着” 一本还未拆封的书,不记得什么时间买来的,也不知被搁置了多久,但我还是像当时选书时一样,被它的书名深深地吸引 ——《做一个会 “偷懒” 的班主任》。我用三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合上书后,我在想:我是哪一种班主任?我要做什么样的班主任?
书中列举了四种班主任:第一种是老黄牛式的班主任,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就像大禹带领全班同学治水那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此留下良好的口碑,这种班主任被称为 “大禹”。第二种班主任是 “秦嬴政”,他已经开始学会 “偷懒”,技巧是依靠班长,注重选拔班长,但秦老师没有发动全体学生参与管理,只是一味依靠班长,结果反而被班长误了大事。第三种班主任是 “李世民”,李老师不再只依靠一个班长,更善于发动所有班干部的力量来开展班级工作,他不仅对班干部进行科学分工,还善于听取班干部们的意见,因此班干部都肯为他做事,留下了光辉的管理业绩。还有一位嘉靖老师,做班主任的方法非常独到。在真实的历史中,嘉靖在帝国中拥有绝对权威,他把班上的一切事务都交给 “内阁” 处理,发扬民主精神,听取不同意见,提高了办事效率,因此创造了一个奇迹——既不上朝,又掌握着大明朝的权力,成为整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曾经,我也是一个爱担心、爱操心的班主任。在学生已经初步养成行为习惯、具备足够自理能力后,我依然会自己去打扫卫生、亲自布置班级文化,有时甚至连地上的纸片,也会自己蹲下捡起。后来我才渐渐意识到,这种过度管理不仅会剥夺学生实现自我意愿的权利,让孩子失去自主性,还会让自己的工作量翻倍、工作压力增大,从而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天性里有 “做自己” 的渴求,若成人不肯放手,不仅会导致成人很累,还会让孩子养成凡事依赖他人、遇到挑战畏缩不前的习惯。
有人说,好的山水画需要留白,好的养育更需要留有余地。我想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在郑老师的书中,我得到了许多启发。例如,如何抓住班级建设的关键词 ——“文化” 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灵魂,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体现,它往往凝聚成一句深入人心的话。他曾在班级推行过 “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我和别人不一样”“做最好的自己” 等班级精神,也和孩子们探索出 “用进取书写成长,用辉煌记录青春”“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成果” 等话语。每一个班级精神都经过多次反复的渲染和实践,最后变成整个班集体的学习、生活习惯。
其次,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最好载体。一个平时松散的班级,一遇到集体活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会马上被调动起来,班级的凝聚力也会立刻增强,我们应该利用好每一次集体活动!就像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在第一次趣味运动会时的场景,大家为了取得胜利,团结一致,一遍遍地部署规划,整个班级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每个孩子心里都觉得班级荣誉是至高无上的!
最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有这样一段:全员参与才能确保管理无死角,竞争能让学生主动为集体奔波。竞争是人的天性,无论是谁,都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在某一方面比他人有优势。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全班同学参与竞争,打造一个力争上游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再给予适当的奖励,不就可以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吗?我们的传统课堂往往忽视了全班同学的参与性,只有个别积极的孩子在回应老师,其他同学则各忙各的,即便面朝黑板、面朝老师,心思却没有完全放到课堂上,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过,我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努力实现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课堂参与性,这是非常珍贵的尝试!但我们也遇到了问题,有时候合作效果差强人意,还是个别积极的孩子在讨论、交流。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评比的方式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呢?如果在课堂上让七个小组的同学一决高下,每节课都做一次评比,谁会不愿意为自己的小组争得荣誉呢?因此,我开始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每一位同学都在努力,即使能力稍差的同学,也在积极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能得到其他三位同学的帮助,效果非常显著!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虽然学生在自主管理初期踏出的每一步都可能充满荆棘与疑惑,但路是他们自己走的,成长也会属于他们自己。所以,学做一个会 “偷懒” 的班主任吧,不为学生铺好每一步路,而是在他们面临岔路口、感到迷茫时,给予指引、支持和鼓励。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