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成长计划|刘素珍:以爱为钥,开启成长之门

:2025年08月13日 青年说
分享到:

教育部发起“照亮我的那本书”征集活动。教师刘素珍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后转变教育方式,关爱学生王楷,最终帮助学生改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泽市曹县古营集镇中心小学教师 刘素珍

翻开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那些质朴却充满力量的文字,恰似一把精巧的钥匙,悄然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教育初心之门。曾几何时,初出茅庐的我怀揣着对教育的无限热忱,满心都是对学生的关爱与期待。可不知从何时起,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我收起了那份柔软,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纪律约束和不苟言笑的面孔。教育教学的赤诚逐渐被功利的教学成绩和具象的分数取代,被不能出现教学事故的佛系自保心态所占据。直到遇见这本书,那些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名字,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逐渐迷茫的教育之路。

书中,李镇西老师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着他对教育的理解与实践。他对后进生的转化方法,以及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育智慧,深深触动了我。尤其是他对待那些在学习和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时,始终保持着耐心、爱心与尊重,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想起学期初我刚接手四年级三班,便遇到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学生——王楷。他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中的错误比比皆是,字体潦草得如同“天书”,经常不完成作业。课堂上,他更是小动作不断,尤其爱摆弄各种笔,将它们插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我多次提醒,可他依然我行我素,趁着我不注意就偷偷玩笔。

终于有一天,我的耐心被耗尽。在一次他又偷偷玩笔时,我忍无可忍,将他叫起来站着。然而,他并不配合,拒绝起身。那一刻,我的情绪瞬间爆发,愤怒冲昏了头脑,开始对着他咆哮。只见他的神情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逐渐变得两眼微红,接着小声抽泣起来。可我并没有因此停下批评的话语,反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训斥他。

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不仅没有认错,反而用更大的哭声回应我的批评。全班同学都诧异地看着这一幕,原本正常的课堂秩序被彻底打乱,课也无法进行下去了。我只好让全班同学去读书,试图压制住他的哭声,可他却哭得更响了,近乎歇斯底里。就这样,全班同学捂着耳朵被迫晨读了一节课,而他也大哭了整整一节课。更让人无奈的是,他的哭声仿佛与同学们的读书声较上了劲,大家声音响他就哭得响,大家声音小他也随之减弱,用这种方式对抗着我。我想让他离开教室,他干脆往地上一摊,根本不理会我。

从教十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一时间束手无策,只能请家长来学校。王楷的妈妈到校后,对他一顿拳脚输出,他这才止住了哭声。事后,通过与家长沟通,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孩子父母离异,母亲一手拉扯着他和姐姐,生活的重担和不易使母亲脾气急躁,他在家也经常因为脾气倔而挨打。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倔强的性 格。冷静下来后,我想起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做法大错特错,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激化了矛盾。于是,我主动找王楷聊天。

刚开始,他默不作声,充满了抵触情绪。我没有急于批评,而是先给他台阶下,肯定他是一个要尊严的孩子,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接着,我耐心地给他分析课堂纪律对学生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男孩应有的阳刚之气,又和他一起探讨他这样做对自己和同学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我询问他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做。这次谈话,虽然他说得不多,但我能感觉到他开始放下防备,愿意倾听我的话。

为了帮助王楷取得更好的进步,我在班级中进行了一系列安排。我特意安排与他关系较好、自律性强的同位王彬贺在课堂上监督他,一旦发现他走神或者有做小动作的迹象,及时提醒他。同时,考虑到他语文成绩不理想,我安排语文成绩较好的董俊同学,定期对他进行背诵抽查。董俊会提前和王楷约定好抽查时间,通过互相提问、填空背诵等方式,帮助王楷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背诵效率。在数学学习方面,我安排了他后排的同学兼好朋友石武,每天放学前,石武会和王楷一起梳理当天数学课上的知识点,帮助他解决作业中的难题,并督促他及时完成作业。如果遇到两人都不会的问题,就一起向我请教。

从那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改变教育方式。在课堂上,我尽量避免当众批评他,当他走神时,我会用眼神示意他,或是通过表扬其他同学来间接提醒他。而当他认真听讲时,我会及时给予表扬,还会创造机会让他回答问题,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渐渐地,在同位的监督下,王楷上课走神的情况越来越少;在董俊的帮助下,他的语文背诵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在石武的督促下,数学作业不仅能够按时完成,正确率也提高了不少,最重要的是,他再也没有出现过上课大哭大闹的情况。

通过与王楷的相处,我深刻领悟到了《做最好的老师》中蕴含的教育真谛。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背景。尤其是对于像王楷这样的“特殊”学生,不能简单地用老师的权威去命令、压制,而应该从实际出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尊重与关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帮助他们成长进步。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回想起自己教育初心的迷失,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过于注重成绩和表面的纪律,而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求。如今,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我重新把目光聚焦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努力汲取书中的智慧指导自己的工作。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实习生 策划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师悦读成长计划|刘素珍:以爱为钥,开启成长之门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