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成长计划|朱新韦:《正面管教》教会我的育儿之道

:2025年08月22日 青年说
分享到:

教师阅读《正面管教》,用尊重理解教育孩子,制定计划、家庭会议、感受引导改善亲子关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曹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朱新韦

当别人知道我是教师时,总会下意识地说:“那你肯定特别会教育孩子吧,孩子一定被教得学习好、习惯也好。”可只有我自己清楚,身兼母亲与教师这双重身份,面对家中一个七岁、一个四岁的孩子,我时常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既要为调解他们之间的“小官司”而头疼,又会因客厅里随地乱放的玩具而大发雷霆。幸运的是这个假期遇到《正面管教》这本书,书中的案例和实践方法让我明白:教育孩子不必苛求完美,用尊重与理解搭建桥梁,才能在家庭的琐碎与责任间找到从容的平衡。

一份学习计划,让“被动催促”变“主动奔赴”

正值暑假,晚上催睡觉,早晨喊起床,白天催作业,似乎成了家庭拉锯战,让我身心俱疲。《正面管教》中的“日常惯例表”让我眼前一亮:与其费力催促,不如帮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她们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于是,我和两个孩子一起坐下来,根据她们的兴趣课程安排和假期作业,共同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计划里不仅明确了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还留出了她们自由玩耍的时间。刚开始,孩子们还有些不适应,偶尔会忘记计划中的任务。但我没有像以前那样指责她们,而是温和地提醒她们看看计划表。

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越来越主动:每天到了学习时间,她们会自觉地拿出书本;完成任务后,还会兴奋地跟我分享。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当孩子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时,她们的潜力是无穷的。正如书中所说:“孩子们越能自我照料,就越觉得自己能干,越能收到鼓励。”

一场家庭会议,让“矛盾对立”变“合作解决”

家庭中的矛盾和规则的遵守,一直是让我头疼的问题。孩子们常常因为玩具的归属、看电视的时间等小事争吵不休,而我制定的一些家庭规则,她们也总是阳奉阴违。《正面管教》中提到的“家庭会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定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让孩子们也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决策中来。

第一次家庭会议,我有些紧张,担心孩子们不配合,还特意提前跟孩子爸爸沟通好,让他配合确保会议有效进行。但没想到,她们表现得异常积极。我先让每个孩子说说自己觉得家里存在的问题:七岁的姐姐说妹妹总是抢她的玩具,四岁的妹妹则委屈地说姐姐不让她看喜欢的动画片。爸爸则提出了玩具玩完不归位的问题。随后,大家进行了“头脑风暴”,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玩具要轮流玩,看电视的时间由两个人共同决定,每人每天不能超过半小时。设立了玩具监督员,每天晚上八点五十分,玩具监督员便将没有归位的玩具放入“玩具失物处”,一个星期后,才可以再次凭任务积分卡领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争吵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她们会主动遵守我们在家庭会议上定下的规则。有一次,妹妹想看动画片时,姐姐提醒她今天的时间已经用完了,妹妹虽然有些不开心,但还是乖乖地关掉了电视。

这种“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愿意遵守规则”的转变,让我明白:当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时,她们会更愿意为家庭付出,也会更自觉地遵守规则。

一次观念转变,让“惩罚威慑”变“感受引导”

以前,我深受“不打不成器”这种观念的影响,认为孩子做错了事情,必须受到惩罚才能长记性。所以,当孩子们调皮捣蛋或者没有完成任务时,我会忍不住对她们发脾气,甚至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结果往往是,孩子们要么哭闹不止,要么表面顺从,暗地里却变本加厉。读了《正面管教》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书中强调,孩子只有感受好了,才能更愿意接受和遵守规则。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一次,姐姐因为贪玩没有完成作业,按照以前的做法,我肯定会严厉地批评她。但那天,我深吸一口气,走到她身边,轻声问:“是不是玩得太开心,忘记写作业了呀?”姐姐低着头,小声说:“是。” 我没有指责她,而是说:“妈妈知道你玩得很尽兴,但是作业也很重要哦。我们现在一起把作业完成,好吗?”姐姐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我不再轻易惩罚孩子,而是尝试着理解她们的感受,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她们。我发现,当孩子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关爱时,她们会更愿意听我的话,也会更主动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身为教师,我曾以为“管教”是维持秩序的工具;身为母亲,我曾把“权威”当作解决问题的捷径。但《正面管教》让我明白: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被信任中学会负责。当我们放下“必须让他们听话”的执念,转而问一句“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什么”,教育的温度便会自然流淌——在家庭里,在校园里,更在每个孩子的心里。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实习生 策划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师悦读成长计划|朱新韦:《正面管教》教会我的育儿之道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