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从南师附中走出的大神俞然枫:从小开始学奥数

:2025年10月13日 家长微言
分享到:

全国竞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俞然枫获奥赛金牌,保送北大,坚持竞赛培养的思维能力做研究,规划踏实前行。

逐光者

——从江苏学科竞赛走出的青年科技人才访谈录

数学篇

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是由华罗庚、苏步青等老一辈科学家发起创办的基础学科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活动,历经数十年发展,已成为国内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重要品牌活动,为众多对基础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深入学习的平台。

从江苏学科竞赛的淬炼中,一批青年才俊闪耀在科技舞台上:他们中有人怀揣学术理想,走进顶尖学府深耕前沿领域;有人扎根科研一线,在量子通信、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项目中担当技术中坚;更有人将实验成果转化为改变世界的产品,他们的创新足迹遍布全球。为展现这些标杆人物的成长轨迹,我们深度对话了十位从江苏学科竞赛走出的青年科技人才。他们的故事不仅诠释了竞赛育人的深远意义,更勾勒出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多元发展生态。

今天,我们走近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俞然枫。

点击观看

人物介绍

俞然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2017年获第33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2018年获第34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2019年获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01

兴趣启蒙:

从课外探索到竞赛之路

您是如何对数学产生兴趣并走上竞赛道路的?

QA

俞然枫:我从小发现做数学题相比其他科目更能带来成就感,解题过程让我感到开心。我的外婆是小学数学老师,她建议我课外学习一些兴趣课程,父母便让我接触了奥数。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仅擅长数学竞赛,而且对其有浓厚兴趣,于是坚持学习了下去。

02

竞赛征程:

从国家队到国际金牌

在竞赛生涯中,哪个阶段让您印象最深刻?

QA

俞然枫:2019年3月入选国家队后到7月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备战阶段最为难忘。当时已经获得保送资格,学校特别安排了一间教室供我专用,葛军校长支持我专注于竞赛准备,不用参加常规课程。

那四个月的生活比较单调,每天上午刷题,下午回顾总结。由于没有升学压力,一度产生逃避情绪。但想到代表国家参赛的荣誉感,以及这是竞赛生涯的最后一战,我最终克服困难,认真备战。中国数学会还组织我们提前调整时差,通过每天推迟一小时睡觉的方式适应英国时间,确保以最佳状态参赛。

03

成长支持:

学校的个性化培养

学校在您的竞赛道路上提供了哪些支持?

QA

俞然枫:高一进入省队后,葛校长就鼓励我在竞赛道路上深入发展。他认为既然我已经展现出通过竞赛保送的潜力,就可以适当减少常规课程投入,专注于竞赛目标。

进入国家集训队后,学校继续支持我参加国家队选拔。虽然从升学角度考虑,很多集训队同学会选择提前学习大学内容或发展其他兴趣,但学校尊重我的选择,为我的竞赛之路提供了重要保障。

04

思维传承:

从竞赛到学术研究

竞赛培养的思维方式对您现在的研究有何帮助?

QA

俞然枫:数学竞赛与基础研究都需要洞察力,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和需求。无论是小学奥数、高中竞赛还是现在的数学研究,都需要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此外,这三种数学的方式也有相似之处,都需要耐得住寂寞,长时间专注于问题求解。只是难度和耗时不同,从小学题目的一小时,到高中竞赛的两三小时,再到研究课题可能几周都难以突破。

05

北大时光:

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

北京大学的学习经历给您带来了什么?

QA

俞然枫:北京大学是一所自由的大学,不会强求学生必须从事数学研究,也不会暗示做研究就更高贵。学校鼓励每个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比如我高中同班的三位集训队同学中,有一位虽然竞赛成绩出色,但发现自己不喜欢基础数学研究,后来转向金融数学,现在发展得很好。北大的学习氛围很好,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可以交流生活和学术问题。虽然数学研究最终需要独自思考,但有了朋友们的陪伴,不会感到孤独。

06

未来规划:

脚踏实地做研究

您对未来的学术生涯有什么规划?

QA

俞然枫:基础数学研究的典型路径是先完成五年博士学习,然后在国内或国外高校做博士后研究,最后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寻求岗位。

在研究方面,我的导师和竞赛经验都告诉我,不要好高骛远,要从小题目做起。就像竞赛之路一样,我没有一开始就设定进国家队的目标,而是从感兴趣开始,一步步从省队到国家集训队,再到国家队。研究也是如此,先积累小问题的解决经验,逐步培养洞察力,最终才能攻克大问题。

07

寄语后学:

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对准备参加竞赛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QA

俞然枫:竞赛之路充满挑战,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是正常的。同时,竞赛只是人生众多道路中的一条,即使竞赛不顺利,也有很多其他发展途径。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无论是通过竞赛还是其他方式。

从热爱解题的少年到投身基础数学研究的青年学者,俞然枫始终保持着对数学本质的探索热情。他的成长历程不仅展现了扎实的学术积累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体现出在多元发展路径中坚持自我选择的重要性。未来,他将继续以踏实、专注的态度,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稳步前行,追寻属于自己的学术之光。

来 源 |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江苏学科竞赛 数学竞赛青年人才 俞然枫 数学奥赛成长历程 数学竞赛人才培养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暂无
校方通报“学生下跪”事件

您在阅读:对话从南师附中走出的大神俞然枫:从小开始学奥数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