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这一称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南大教授详解四大名著“前世今生”

:2025年09月19日 紫牛新闻
分享到:

清末民初书商创用"四大名著"称谓推销书籍,内涵变化,1980年与《三国演义》等四部小说关联,逐渐固定。

四大名著很多读者都不陌生。但这一称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四大名著一直都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古典小说吗?近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携新书《人在江湖:话说四大名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四大名著阅读过程中习焉不察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人在江湖:话说四大名著》,苗怀明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5年8月版。

20世纪80年代,四大名著才和古代小说联系起来

原来,四大名著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初,是出版商为宣传书籍而创用的一个词语,长期以来其内涵并不固定。

苗怀明介绍,就目前搜检的情况来看,四大名著一词在国内最早出现在1919年。这一年的2月14日,《申报》开始刊载求古斋书帖社的广告,号称“四大名著特价六折”,后面是对《廿五史弹词》《随园诗法丛话》《金圣叹、陈眉公才子尺牍》《唐诗白话解》这四大名著的简介。这份广告又见于同年5月8日的《新闻报》上。

“显然,这是为推销书籍而创用的一个词语,说白了,就是一个卖书的噱头。虽然是叫四大名著,但内涵与现在的完全不同。至于求古斋书帖社是否第一家使用四大名著一词,此前是否有人用过,还需要材料来证明。大体可以这样说,四大名著一词是清末民初书商为推销书籍所创的词语。”苗怀明说。

此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其间的报刊上不断出现四大名著一词,但基本上都是出现在广告中,具体内容也经常变化。进入1980年,情况发生变化。从这一年开始,四大名著这个称呼开始和《三国演义》等这四部古代小说联系起来。苗怀明教授提供了相关资料:这一年10省17院校《作家谈创作》编辑组编印《中国当代作家谈写作》一书,其中有一篇黄飞卿的《构思点点》,文中写道,“我小时候喜欢看故事书,以前看过些古典小说,什么四大名著,三言二拍都看过。”这里虽然没有具体说出四大名著包括哪四部小说,但明确说是古典小说。

“可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四大名著开始指向中国古代小说,但还有不同的说法。之所以此时发生这一转变,与时代文化风气有关。”苗怀明解释,这一时期,人们对知识的深切渴望,让古典小说重新走入普通民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小说作品本来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历代读者所喜爱,此时受到热捧,被称作四大名著,自在情理之中。其后,四大名著逐渐成为专有名词,内涵固定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小说的合称。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细读四大名著?

如果把“四大名著”扩展为“八大名著”,还有哪些作品可以入选?苗怀明说,既然明清两代的经典文学样式是小说,且明代已有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那么清代应该也有相应的四大名著,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红楼梦》,还应包括《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阅微草堂笔记》。

在新书《人在江湖:话说四大名著》中,苗怀明以“远谋:话说《三国演义》”“忠义:话说《水浒传》”“彻悟:话说《西游记》”“挚情:话说《红楼梦》”四个专辑,分辑介绍四大名著,普及四大名著的基本知识,带领读者品读四大名著蕴含的优秀文学创作传统,启发读者从中收获传统文化的力量、明辨是非的智慧和洞察世情的判断力。

为什么要细读四大名著?苗怀明认为,四大名著是上千部中国古代小说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作品,就影响而言,它们不仅是文学名著,而且是文化经典,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内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苗怀明看来,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红楼梦》,都是在写江湖,四种形态各异的人生江湖,或英雄,或好汉,或仙界,或凡间。远谋、忠义、彻悟、挚情,四部作品代表了人生的四种境界。达到这四种境界,人生才算完满。

“对民族文学经典的熟悉和了解是一个国民基本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在中国如此,在全世界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国民,不能光用身份证、护照、户口本之类的证件来证明自己的国籍,还要用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来证明,这表现在对祖先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有最基本的了解。”苗怀明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朱亚萍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四大名著 很多 读者 都不 陌生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四大名著这一称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南大教授详解四大名著“前世今生”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