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时节又逢君!东大这堂课,真风雅!

:2023年03月02日 扬子晚报网
分享到:

学一段悠扬的昆曲,听一听诗词咏唱,嗅一嗅沁人的花香,再拍个美美的汉服照……3月2日,东南大学举办首季“印象梅庵”活动——“梅花时节又逢君”文化雅集课堂,东南大学的师生、校友们一起相聚九龙湖校...

学一段悠扬的昆曲,听一听诗词咏唱,嗅一嗅沁人的花香,再拍个美美的汉服照……3月2日,东南大学举办首季“印象梅庵”活动——“梅花时节又逢君”文化雅集课堂,东南大学的师生、校友们一起相聚九龙湖校区的梅庵,共同感受这万物复苏的春天,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记者了解到,梅庵之于东大,是蕴意之所在。现位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内的梅庵始建于1916年, 原系茅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校长江谦为了纪念之前的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李瑞清(字梅庵)将其命名为“梅庵”,1933年改建为现在砖混结构的平房,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庵由国学大师柳诒徵题匾,门前“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近代书学宗师、我国高校设美术系科创始人李瑞清手书。梅庵是梅庵派古琴艺术的发祥地,梅庵琴派创始者王燕卿在当时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梅庵”设帐教授古琴,开古琴进高等院校之先河。梅庵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它之于东大,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精神符号。

记者采访获悉,2022年,东南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策划指导下,由建筑学院团委承办,建筑学院韩晓峰副教授带领十余位同学克服困难,历时半月,完成了梅庵在九龙湖新校区的临摹建造。整体建筑根据历史照片和相关历史资料,以1923年时的梅庵为原型,主体结构为传统木构梁架,屋顶覆盖茅草,呈现为典型的三开间四坡顶加四坡顶门廊的传统厅堂式建筑。建筑设计源于梅庵,又结合当代建筑材料,进行了艺术再加工。

就在这梅林花海中,“梅花时节又逢君”文化雅集课堂开讲,师生们一起聆听《梅花三弄》的古琴声,学习昆曲身段,画梅花、做书签,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

“在刚才的昆曲身段体验中,老师教我们如何用袖子去做动作,如何转扇子和收扇子,特别有意思。”东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刘艺彤告诉记者,她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这次能零距离感受昆曲,欣赏古琴乐曲,“感觉非常美好,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个宝贵机会,参与这节美育课堂。”

东大艺术学院研二学生樊子岩是参与组织本次活动的主要学生社团成员之一,他们还特地准备了书签填色,大家体验绘画的同时,还能将书签带走。“梅花是四君子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绘画艺术的一个符号,所以我们希望将梅花具有的高洁伟岸的精神,融入到绘画之中,也希望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梅花以及梅庵的历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通讯员 唐瑭

摄影 刘莉

校对 盛媛媛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一段 悠扬 昆曲 一听 诗词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2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梅花时节又逢君!东大这堂课,真风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