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与镇江市京口区建立“三级结对”模式,助推社区实践工作开展。
江苏大学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与镇江市京口区建立“三级结对”模式,助推社区实践工作开展。
突出“顶层设计”导向,推动校地联动格局走深走实。学校和京口区建立“校—区、院—街道、支部—社区”三级结对共建模式,实现300个学生团支部与京口区近300个社区网格结对,实施“个十百千”挂(兼)职锻炼项目,选派4名学院团委书记、10名“青马工程”学员、百名团支部书记、千名优秀团员青年走进街道、社区、网格,打造一批切口小、示范强、有成效的团建项目。
把握“为党育人”根本,促进学生成长发展聚力聚效。学校与京口区联合共建以“组织联建聚合力、思想联引聚共识、产业联推聚动能、资源联享聚人才、实践联动聚成长、团干联培聚先锋”为内容的实践平台,开展校地“领雁”青年讲师团巡讲、“京彩”青春事迹分享会、校地“产学研”双创基金项目、校地团员“青训会”等活动。发布《“个十百千”挂(兼)职锻炼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开展专项评选表彰活动。
深耕“双向奔赴”关键,强化项目品牌方阵做精做强。引导结对团支部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充分发掘校地资源和学生专业特长,设计“科技强国、文化强国、农业强国、健康中国”等类别,共计百余个优秀实践项目,打造一批长期的、持续性的特色服务品牌。深入推进大学生“聚镇”计划和青年人才“归雁”计划,组织大学生化身“青春体验官”,走进区内头部企业、优质园区、美丽乡村参观研学,增强对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高校青年学生的“留镇率”。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