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级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杨王挺交出了一张出色的成绩单。学霸是怎样炼成的?杨王挺和我们聊起了他的故事——
绩点专业第一,成功推免,奖学金大满贯,发表多篇SCI论文,以复试第一的成绩通过了硕博连读考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级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杨王挺交出了一张出色的成绩单。学霸是怎样炼成的?杨王挺和我们聊起了他的故事——
泡在实验室里的“学习狂人”
耐心和毅力是他叩开科研大门的关键“钥匙”
“我热爱自然和环境,也希望能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和多样性作出贡献。”早在大二暑假,杨王挺便对自己的未来做好了打算,一头扎进了生态学科研的海洋里。“当时我是在沈李东老师实验室里了解到微生物甲烷氧化的研究,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便在课后主动联系了沈老师。”杨王挺说,“这一研究领域与解决全球气候挑战息息相关,非常有价值,因此我决定顺着这一方向坚持下去。”
本科阶段,杨王挺的专业成绩一直位列前茅,从大二开始便一直保持在专业第一。为了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业,他早早便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上课坐在前排,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精细研磨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周末泡图书馆和实验室,关掉所有的媒体设备,“沉浸式”学习搞科研。凭借着点滴积累和这样一股劲头,杨王挺在大四时总绩点排名专业第一(1/38),并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土壤所的夏令营考核。为了科研方向的持续性,最终他仍旧选择继续在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获得了该年的荣誉学士学位。
本科生如何走近科研?杨王挺的回答只有一个,“多做实验!”大二时多做基础实验,大三才能确定方向。“付出的时间和收到的回报是成正比的”,杨王挺说,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上手,他马不停蹄地跟在师兄师姐后面学习如何做实验,周末甚至整个暑假都泡在实验室里,同学们都戏称他为“学习狂人”。也正是这股对科研的狂热劲,才让他在本科阶段就打开了科研的新世界,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在科研的道路上“升级打怪”
他越闯越勇
进入研究生阶段,杨王挺依然踏实刻苦。“学无止境,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课堂上,他紧跟老师的思路,课堂外,他将身心精力投入到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中,并认真研读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重要文献。在第一学年结束后,他所有课程的加权成绩为92分,成绩位列班级第一。
杨王挺始终谨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并不断践知于行。他从大二开始便在沈李东教授的指导下,围绕着我国稻田甲烷相关微生物循环途径开始进行相关研究。经过他勤奋的探真求知,以及导师的悉心指导,刚上研一没多久,他便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土壤学经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上发表了第1篇SCI论文。在之后一年里,他的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学术论文也相继被权威期刊录用。
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杨王挺经常会遇到读不懂英文文献、需要学习新技术等难题,面对这些困难时,他总有自己的“小妙招”。他积极参加英语课程、与外国人一起练习口语和写作,渐渐地,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对他来说已不是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统计方法,杨王挺还报了一个统计学习班,系统地学习统计方法,去咨询统计领域的专家。“以钻研的精神一个一个问题去突破,终有一天,你就会成为专家。”杨王挺坚信。即使遇到论文投稿被拒的情况,他仍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停地修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发表的四篇一作论文,经历了近百次的修改以及四十多次的投稿。
“研究生生活经常是实验室、自习室、教室三点一线,但我很享受这样忙碌且充实的生活。”杨王挺说,研究生时期是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学习,那里实验设备先进。一有空闲时间,他便乘坐大巴来到本部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疫情期间面临封校时,他也在微信上时时与导师交流,请教难题。“沈老师不仅是我科研道路上的导师,更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我们组的学生和沈老师相处都非常融洽,学生私下交流都叫他‘东哥’”。
除了跟进自己的研究课题,他也积极参与了导师的省级和国家级项目,并以主持人的身份申请并获批了“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放弃很容易,但只有一直坚持的人才能收获成功。”今年是杨王挺在南信大的第六年,他以复试第一的成绩通过了硕博连读考核,将在南信大继续迎接他的博士生涯。
奖学金“大满贯”
他是德行兼修的多边形战士
2021年研究生优秀新生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2022年研究生优秀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干部……这些都是杨王挺“打怪升级”之路上“闪亮亮”的奖励。即使肩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杨王挺并没有落下研究生期间的专业课学习,科研学习两手抓,既是“科研达人”,也是专业第一。“我的心中有一座天平,哪边失衡就往哪边调整。科研重要,课程学习亦重要。”
除了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课余时间,杨王挺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之中:迎新活动时参加志愿服务,团日活动时帮保洁阿姨、食堂阿姨干活,参加献血活动等等。“我的辅导员杜新宇看我不善言辞,鼓励我参加各类活动,给我机会在大场合发言。”杨王挺说,在“杜姐”的不断帮助鼓励下,自己更加大方自信,还在园区举办的“学术之道,始于诚信”研究生学术诚信主题教育活动上作为研究生代表进行发言。
课程学习并非杨王挺校园生活的全部,在科研之余,他喜欢足球,喜欢参加校园活动。无论是操场、大学生活动中心还是千秋会堂,都能发现他活跃的身影。“劳逸结合才能高效做事。”杨王挺说。
十年求学路漫漫,不思量,自难忘。回想自身科研经历,从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到只身一人参与项目;从自习室里的潜心钻研,再到操场上的运动健身,杨王挺觉得一路走来很充实也很幸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这是对青春和人生最好的诠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