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主办,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市教师发展学院共同承办的南京“思政好声音”高校专场,在南京大学科学技术馆顺利举办。省市相关部...
10月20日下午,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主办,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市教师发展学院共同承办的南京“思政好声音”高校专场,在南京大学科学技术馆顺利举办。省市相关部门领导、驻宁高校代表、各区教育局、市属高校、直属学校(单位)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发表致辞。“南京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主动服务南京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在致辞中表示,将进一步以南京思政好声音活动为平台载体,充分发挥南大在著名高校中的带头作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
本场活动分为“导航”“起航”“护航”“远航”四个篇章,通过高校师生微党课、大中小学思政课、高校实践主题课等多种形式,多维度展现南京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高校思政课建设成果,共同唱响中国式现代化“主旋律”。
导航:学深悟透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活动第一篇章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彬同学和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柳廷俊老师,以及玄武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以同上一堂大思政课的形式,讲述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
起航:砥砺奋进 践行实干强国之志
活动第二篇章以“起航”为主题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朝庆老师结合教育家精神和学校专业特色,讲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高校新实践;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蕊老师以“大学与大地——‘科技兴农’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从乡村振兴角度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河海大学港航学院王玲老师,围绕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引导大学生们携手共创生态现代化。秦淮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组织联盟内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共上一堂大思政课。
护航:高屋建瓴 点亮思政创新之力
本场活动邀请了南京“思政好声音”顾问团专家、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明教授作现场点评。杨教授指出:本次活动采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形式,联合多所驻宁高校共同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新实践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展示了高校青年师生的风采,也进一步增强了南京思政教育的质效。相信南京“思政好声音”在各驻宁高校的鼎力支持下,在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将继续成为南京思政课创新改革的特色举措和闪亮名片。
远航:迁跃进阶 提升思政创新之力
本次活动借助扬子晚报融媒平台创新性开设“南京大学生‘思政好声音·宁听青春说’”专题栏目,面向驻宁高校大学生征集思政宣讲微视频。活动现场正式启动“宁听青春说”栏目,同时为来自11所驻宁高校的11名首批讲述人颁发证书。
自2021年以来,南京“思政好声音”先后以“讲好党史‘四史’ 落实立德树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主题,举办了三场现场展示活动,有力推动了全市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深化,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我们通过搭设南京‘思政好声音’思政育人平台,推出思政好作品,唱响思政主旋律,初步构建了大中小学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思政课建设体系,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柴耘介绍。
见习记者 高嘉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颖
摄影 朱思琪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