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发布“789科技攻关计划”,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团队和个人获得表彰

:2025年05月21日 紫牛新闻
分享到:

5月21日,南京大学召开科技创新大会,颁发“南京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大批在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建设、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团队和个人获得表彰。会上还发布了南京大学“789科技攻...

5月21日,南京大学召开科技创新大会,颁发“南京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大批在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建设、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团队和个人获得表彰。会上还发布了南京大学“789科技攻关计划”。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涛团队,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研究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们团队研究发现,中心黑洞是控制星系当中冷气体含量的关键因素,中心黑洞质量越大冷气体就越少。因为冷气体是恒星形成的原料,冷气体少的话,星系就不能持续形成新的恒星了。这一发现揭示了中心黑洞在调控星系生命周期中的核心作用,对我们理解宇宙结构的形成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获得表彰,王涛团队备受鼓舞。“我们正在铆足力量,争取在更广阔的天地上,更关键的科学问题上,取得一些新的突破。”

同样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在南大科技创新大会上获得表彰的,还有南大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2024年上半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引发学术界轰动:南京大学杜灵杰教授领导的国际团队,首次观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投影”。这一成果引起了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杜灵杰教授在科技创新大会现场发言时表示,是兴趣引领着自己前行,沉浸在纯粹的量子物理的世界中自在探索,想要观察它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改变。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获得南京大学“科学前沿突破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团队围绕泛大陆关键转折期的生物与环境、早期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整合了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了全球高分辨率海洋生物多样性曲线,揭示了25亿到2.5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化、生物大灭绝的精确过程。”沈树忠介绍,团队部分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2023年度我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相关成果被编入最新的国际地层标准和美国大学教材等。这充分说明,突破性科学问题往往存在于学科交叉的‘空白地带’,只有打破壁垒,创新思路,才能开辟新路。”

活动现场,南大还发布了“789科技攻关计划”,聚焦“十五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形成拓扑量子科学等7个世界科学前沿问题,羲和II号工程等8个重大科技攻坚任务和碳捕捉与低碳化学制造等9个重大创新技术转化集群。鼓励跨学院、跨学科交叉组建攻关团队,鼓励校企协同攻关。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表示,南大将有组织地引导各学院开展重大攻关任务,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融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持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准把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科技自立自强中的职责定位。学校将以此次大会的召开和学校‘789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不断加大推动科技创新的力度,支撑、服务国家抢占科技竞争与未来发展制高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5月 21日 南京 大学 召开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南京大学发布“789科技攻关计划”,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团队和个人获得表彰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