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泰州教育的这些点滴变化,你感觉到了吗?

:2019年09月09日 泰州教育发布
分享到:

新学期开学了,高港区永安洲镇的五年级学生凌蓓蓓每天早晨7点半从家里出发,到永安洲实验学校上学,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而三年前,她进城上学,离家有几十里。凌蓓蓓说,如今家门口的学校不比城里学校...

新学期开学了,高港区永安洲镇的五年级学生凌蓓蓓每天早晨7点半从家里出发,到永安洲实验学校上学,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而三年前,她进城上学,离家有几十里。凌蓓蓓说,如今家门口的学校不比城里学校差。而让她最开心的是,“每天都能看到爸爸妈妈”。

在泰州,有一大批像凌蓓蓓一样因为择校进城的农村孩子已重返家门口上学,因为乡村的学校大变样了!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定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优质”“公平”目标,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致力打造卓越教育体系,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泰州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老百姓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全面系统谋划

扎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最近,泰兴市黄桥中心小学学生赵悦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打开家里的电脑忙起来。他玩的可不是游戏,而是“泰微课”学习微视频。“这个‘泰微课’真好,孩子可以通过这个进行在线学习,而且完全免费,相当于教育局为我们的孩子请来了免费的家庭教师。”赵悦的妈妈说。

“泰微课”是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微视频课程资源库及配套学习、管理平台的简称,是我市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泰微课”将中小学各学段所有学科知识碎片化成13万多个知识点,由名师团队精心制作成3至5分钟的教学微视频,并配有35万多条检测题。目前,“泰微课”已经成为泰州数字化学习的特色品牌,全市有40万名师生注册使用“泰微课”,偏远乡村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全市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将教育工作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点工作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即将教育事业发展纳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重要内容、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先后出台了《2017-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州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依法依规足额拨付各项教育经费,全市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由2012年的54.3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72.7亿元,增长33.86%。市委、市政府系统谋划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的总体思路、现实路径,提出全面构建“卓越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坚持办“卓越引领、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公平均衡、优质充分、开放和谐”六个基本特质的现代化教育,致力破解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加充分的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优质教育服务。

按照“阶段推进、多元并举、内涵为重”的思路,我市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布局城乡学校建设,“十二五”以来,全市各级财政先后投入83.76亿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24所,新增面积175.67万平方米,新增优质学位9.55万个。在全国率先组建跨区域义务教育共同体,探索教育集团、学区管理、城乡结对等“名校+”模式,目前全市已组建73个教育集团,其中紧密实体型23个、联盟共享型40个、教研一体型10个。完善“城市教师支教、骨干教师送教、各类名师走教”的“名师+”流动体系,每年教师交流比例超过20%,校长、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超过30%,远超省定15%的要求。2014年,所有市(区)均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区)”,2015年,我市成功承办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义务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经验向全国推广。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四星级高中18所,占比55%;三星以上高中33所,占比100%、列全省第一。教育质量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近四年本一达线率始终保持在35%左右,本科以上达线率保持在85%以上,高分层人数也始终稳居全省前列。推进“行政班+走班”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扩大普高课程多元选择,“行政班+走班”教育管理机制改革实验被列为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致力改革创新

一批教育品牌在全国叫响

9月4日下午,市实验小学育才路校区博闻厅里一片喜庆。“教师妈妈”代表正在向结对“子女”赠送新学期礼物。活动中,“教师妈妈”们将精心准备的书包和台灯送到孩子们手中,并亲切地嘱咐他们遵章守规、孝老敬亲、好好学习、健康成长,长大以后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教师妈妈”是我市教育系统关爱留守学生、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品牌团队。十多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强力推进“关爱留守学生,争做教师妈妈”活动,“教师妈妈”的精神传承成为我市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亮点特色,“教师妈妈”品牌在全国叫响。全市教育系统43753名“教师妈妈”以“一对一”或“多对一”方式,与42426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确保留守学生“人人有结对、学业有指导、亲情有呵护、生活有保障”,为全市10%的学生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泰州: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有自己的教师妈妈”项目获2018年市改革创新一等奖,“教师妈妈”团队荣登2018年“江苏好人”和“中国好人”榜,“教师妈妈”代表陈锦华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教师”,泰州“教师妈妈”工作得到教育部、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像“教师妈妈”一样,近年来,泰州教育在全省、全国树立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泰州模式”“泰州样板”。

2014年起,我市实施以“主题德育、自主学习、青春活力、实践体验、未来素养”五大行动及“区域推进展示、学校微创新激励”两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5+2”工程。工程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校基层创新,构建区域展示平台给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充分展示机会,用展示促动学校找准素质教育突破点。推进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现中小学全覆盖。将音乐、美术以及有关实践体验课程纳入中考范围,发挥考试的正向激励作用。2017年,我市作为全国唯一设区市代表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德育工作经验。

我市探索构建以“面向全员、瞄准高端、提升薄弱、项目推进、整体优化”为内核的卓越教师培训体系,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批示肯定、省教育厅专题推介。重点实施泰州师说网络培训、卓越教师培养、音体美兼职教师“一专多能”培训等项目,全市所有教师一年一训目标全面达成,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通过率始终位于全省前列,名师工作室发展指数和活跃度位列全国设区市第一。

深化产教融合

教育对地方发展贡献度显著提升

7月28日,近400名考生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参加2019年面向社会人员招生考试。录取者修满学分,就可以拿到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泰职院是全省首批面向社会人员招生试点院校,这也是该校全方位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泰州经济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该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泰州“1+5+1”现代产业体系,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社会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与泰州市、医药高新区精准对接、有机融合,为泰州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三年,学院普专毕业生在泰就业260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三成以上。

近年来,我市现代职教体系逐步完善。201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同步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为防止普高招生计划增加后各地各校可能出现的不发展职业教育的误判,我市明确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不得低于上年投入水平,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探索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整合路径,支持社会力量和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职教事业;推进中高职“3+3”、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促进普职融通发展,扩大学生选择权,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的“立交桥”。“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获得技能大赛国家级奖牌9枚、省级奖牌563枚,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大赛奖牌156枚、专利142个。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建成职教联合会1个、职教集团3个,拥有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1个。全市先后创办企业冠名班165个,每年组织赴本市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学生3000余人次,每年开展在职职工(农民工)学历、技能等各类培训,参培人数累计超过35.48万人次。

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泰州学院,实现了从专科向本科的跨越发展。2018年4月,市政府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在南中医翰林学院的基础上共建南中医泰州校区,标志着泰州将有首所省属本一院校落户。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近三年新增省级以上骨干专业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12个。出台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35”工程实施方案,推动每所高校重点建设1个以上研究智库、每年打造3个创新创业典型、每年推进5个产教融合项目。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学期 学了 港区 永安 年级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泰州教育的这些点滴变化,你感觉到了吗?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