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8月初,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宣传办公室联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共同发...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8月初,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宣传办公室联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共同发起了“‘四个自信’照我们前行”——江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融媒体行动。系列活动通过“四个自信”一起答、一起演、一起唱、一起画等融媒学习形式,上好“大思政课”,努力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青少年。
本期,我们将通过“四个自信 一起演”的学习形式,走进大型原创话剧《献身》。
今年9月,在南京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该校大型原创话剧《献身》公演。通过舞台艺术的表演形式立体呈现学校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运用戏剧创作的手法塑造了众多鲜活感人的人物形象,生动诠释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这在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70年来,一代代南理工人秉承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忠诚履行“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光荣使命,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献身》由六个独立的篇章构成,从70年历史长河中截取若干片段单独成章,整部剧回望南理工70年峥嵘岁月,还原不同年代的人物与事件,为观众再现时光深处的历史风雨与时代精神 。
《献身》的演职人员是通过公开招募在师生中选拔出来的,“理工人”出演“理工事”,大家在情感上更易于共情。 不少师生演员通过参与话剧的排演,也对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有了自己深刻地认识。
南理工材料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吴建泽在《献身》话剧中饰演火炮专家康为。7年求学,这是他第一次以话剧的形式,亲历70年来一代代南理工人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历程。“排演话剧的过程中,前辈们献身国防、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我自己甘于奉献、追求卓越。”吴建泽说,作为新一代南理工人,他也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和拓展南理工的精神文化内涵。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陆昕晔,在剧中饰演一位从事新型迫击炮武器研制的学员。通过话剧演出,她对“南理工人”这一身份有了新的认识:“世世代代南理工人始终没有忘记‘因战而生’的初心,承担着强大国防的使命与担当。身为新一代的南理工学子,我们更要牢记前辈们的嘱托,将南理工特有的‘献身’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自动化学院辅导员李鹏程也是《献身》话剧的参演人员之一。他说,话剧演出让自己有幸回到那个年代,感受在祖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刻中,一代代南理工人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投身国防、献身军工的精神。“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我也将守好育人阵地,传承和发扬南理工献身精神,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敢担长、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献身》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图谱的描绘,更是面向未来的展望:用“献身”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和科技工作者走好新时代强军报国之路,为推进强国强军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席占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南理工由诞生于抗美援朝硝烟中的哈军工分建而成,形成了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献身’二字既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真实写照,更是一代代南理工人奉献担当的生动体现。”
席占稳说,南理工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的缩影。在70年校庆之际,学校创作排演大型原创话剧《献身》,用艺术践行了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用舞台诠释了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这将进一步激发南理工人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编导 刘梦琦
摄像 高一鑫 张华纬
后期 高一鑫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