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1月5日下午,“以美润心 面向未来”南京市美育浸润课程基地学校书画共同体年度成果汇报会在...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1月5日下午,“以美润心 面向未来”南京市美育浸润课程基地学校书画共同体年度成果汇报会在宁海中学举行。现场,共同体学校纷纷分享了各自特色的美育项目及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喜人的成果。
让美育百花齐放
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022年6月,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赤壁路小学、江北新区实验初中等9所学校因共同的美育目标,建立了一个相辅相成、携手共进的美育共同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书画共同体学校以浸润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各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创造美育育人环境,打造艺术活力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展现学生自信和风采。”南京市美育浸润课程基地学校书画共同体牵头学校、宁海中学分校党总支书记钟丽萍现场分享,她介绍,共同体的所有学校都打造出了自己的王牌美育项目。以宁海中学分校为例,宁海艺术大讲堂将专家请进校园,金陵小城、水木秦淮的户外写生让孩子“走出去”培养创造力。
“未来,九所学校将携手共进将美育浸润由共同体向外辐射,浸润每一位学生和老师,渗透到更多的课程,展现在校园每一个角落,触及更多的文化艺术场馆等社会资源,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钟丽萍表示。
艺术疗愈、绘画日记、节气课程……
“沉浸式”美育引导学生学会审美与创造
在沙龙研讨环节,各所学校分享美育经验,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成长和进步。复兴小学一直坚持做全员性开展的艺术浸润课程,每个小朋友都拥有一本绘画日记。同学们在创作中收获了喜悦,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是近十年的书法特色学校,为了让学生便于入门,学校绘制了不同字体的硬笔动作图,做成了带有模型动作图的模型字体,不止提高了学生们的书写技能,更让他们启迪了智慧,涵养心灵。
宁海中学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邀请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高校教授走进课堂,学生们受益匪浅。学校美术馆展览络绎不绝,学生们开拓了审美视野。学校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外出写生活动,学生们研究当地的建筑特色、民间艺术,手绘大好河山。
致远外国语小学采用浸润式体验学习法,以节气文化为主线,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构建出缤纷多彩的四季美丽创意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园里探寻美学生命。
沙龙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敏副教授还谈到了一项从去年开始在宁海分校进行的艺术疗愈实践项目,希望能够借助艺术的形式帮助学生释放情绪压力,形成健康心理。
办美育“四有”学校
为全市学校美育工作打样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商勇在点评中表示:“我更希望老师们带领孩子去看那些艺术瑰宝,那些东西才是我们文化的精华所在。”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提出,“美育并不是让我们每个孩子成为一个艺术家,而是让我们的孩子在这个艺术的过程当中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从而逐步提升孩子的审美素养。”
“美育浸润课程基地项目是全新的管理设计和项目建设,重在浸润,重在推广普及和帮扶。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各浸润基地在牵头学校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形成南京特色的教育范式,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优秀案例。”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姚敏就美育基地建设提出建议,各区各项目学校要提高站位,认真对待,扎实推进,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质,落实五育并举和“双减”政策的有力抓手,形成在美育工作上办学有品质、特色有亮点、百姓有口碑、社会有影响的“四有”学校。
通讯员:张佳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李晨 见习记者 高嘉曼
摄影:朱思琪
视频剪辑:庄建剑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