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社会发展,到日常的吃住行游购娱,省两会与每个江苏人息息相关。2024年江苏省两会期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互动专栏《两会我来问》,把您关心的问题带上大会,提问代表委员。系列短视频将在扬子...
从经济社会发展,到日常的吃住行游购娱,省两会与每个江苏人息息相关。2024年江苏省两会期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互动专栏《两会我来问》,把您关心的问题带上大会,提问代表委员。系列短视频将在扬子晚报官方抖音平台、扬子晚报官方微信视频号等上与大家见面。欢迎您扫码下载紫牛新闻客户端,在“牛油果”频道中提出您想问的问题,或参与“两会我来问”话题讨论。
网友云提问:
AI写作、绘画未来会取代文学家、艺术家吗?
连线委员——
省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黄圣君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担心“被AI替代”,但在人工智能专家眼中,这只是生产力的又一次更新迭代。
“近两年来大模型技术在一些领域的确取得了颠覆性进步。Chatgpt与其之后不断涌现的大语言模型,让AI技术变得更接地气,走近普通公众。”省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黄圣君表示,伴随着AI的发展,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在精美程度上开始超过人类作品,但在情感、人文价值的体现上,还是不及文学艺术创作的。大众之所以会产生“被AI替代”的想法,主要是源自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感”。
“回望过去,你会发现很多技术都在被替代,比如汽车诞生后,马车夫就被解放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的‘替代’是通过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高效,从而解放出人类劳动力,产生新的职业,创造出更多价值。”
黄圣君认为,人类在追求兴趣爱好,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艺术价值”,还有创作的过程给内心带来的满足,“这也是人类内心的根本需求之一。即便是以后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创作来丰富我们的内心。从这个角度来说,‘替代’没有那么重要。”
“在一定的时间里,部分群体可能会感受到冲击,但从长远角度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更大。”作为省政协委员,黄圣君此次上会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便是AI的产业化应用及人工智能专门人才的培养。
“AI要真正赋能制造业,就要实现已有技术与工业领域实际任务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黄圣君表示,比如大模型作为AI最有代表性的技术,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领域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是新型工业化的有力推动力量,可以赋能千行百业各个环节,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发挥效能?除了技术进展之外,我们需要类似于产品经理一样的角色,在应用场景上进行创新,同时希望能进一步畅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对话合作,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对新型工业化的赋能应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形成现实生产力。”黄圣君举例,南航在2023年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交叉复合型人才”,将人工智能与实践相融通,打造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摄像 赵雨晨
剪辑 王一萌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