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奋进在教育强省大道上 | 泰州:从“一间教室”到“广袤热土”

:2025年05月16日 江苏教育发布
分享到:

近年来,泰州市积极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构建“五育”融合新生态,让“五育”落地生根。实践育人空间从学校内到校外,打造“处处皆育人”的多维教育场域。空间育人理念在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

近年来,泰州积极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着力构建校内外联动的“五育”融合新生态——

“抽了蒜薹,蒜头养分才能集中,而且蒜薹还是餐桌上的美食。”在泰兴市襟江小学教育集团镇海分校“阡陌学堂”里,学生顾梓豪一边抽蒜薹,一边听农民伯伯讲解知识。脚下成片的大蒜是上个学期他和同学们亲手种下的。该校数学教师徐杰琳告诉记者,除了让学生参与劳动,结合教材内容,学校数学教研组还策划了“蒜”你可爱系列活动,让学生全程记录大蒜生长。“‘阡陌学堂’占地45亩,由学校和所在街道共建。集团每所分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镇海分校副校长叶晖莲说。

以“阡陌学堂”为代表,近年来,泰州积极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注重资源整合,将课堂延伸到教室外,有效推动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深度融合,让“五育”落地生根。

深挖资源潜力,

搭建多维实践育人平台

前大楼国防馆内,长征火箭、主战坦克等仿真模型让国防教育可视可触;中部大楼开放式的“四史”展览馆,以时间轴串联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年级轮训的“必修课阵地”……走进泰兴市鼓楼小学教育集团鼓楼分校,随处可见空间场景与教育主题深度融合,校园成为红色文化的立体教科书。走出校园,鼓楼分校与泰兴烈士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泰州市海军纪念馆等单位共建的“红色教育共同体”,给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研学的阵地,红色精神谱系深入学生心灵。

实践育人空间从哪里来?泰州市深挖教育资源,从校内到校外,打造“处处皆育人”的多维教育场域。

空间育人理念在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北校区得到创新诠释:等比例复制的“中国少年先锋号”飞机模型旁,“问号墙”记录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集团总校长高金凤告诉记者,该校用足用好各类物型环境,以空间赋能儿童学习,挖掘教材资源和生活资源,通过开设科创课程、建立家庭实验室、构建“小问号场景”等举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求欲与想象力。

近年来,靖江市积极推动科学教育从“学校主阵地”向“社会大课堂”拓展,充分挖掘科技馆、科技企业等社会资源,建成14个省市级科普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科普活动。

泰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万永良介绍说,为确保学生校外实践有场所,泰州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教育”的全新研学模式,以“五育融合、乐学优教”为目标,开发建设“乐学泰州”实境教育资源地图,深度串联全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等优质研学目的地。

姜堰区溱湖湾研学实践基地是江苏省首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该基地构建了“自然与生态”“乡村耕读”“非遗传承”等六大实践板块。学生在“田园户外实践基地”手持锄头翻整土地,在“二十四节气馆”里探究传统农耕智慧,在非遗工坊学习溱湖砖瓦烧制技艺。基地负责人杨俊江说:“我们每年接待10万余名学生,让他们在摸泥土、闻稻香、赏非遗中感受劳动的多元魅力。”

截至目前,泰州已创成校外研学实践基地33个,推出5条以“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学线路,每年组织全市30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500余场次,接待市内外中小学生逾20万人次;市级及以上劳动教育基地68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2个;建设校内科技教育实验场馆40个,精品科普研学线路10余条,形成了覆盖自然生态、科技创新、红色文化等多元化的实践育人格局。

打造“立体化”课程体系,

创新实践育人路径

“这是我们班种的樱桃萝卜,今天在‘农场市集’卖了58元!”在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产品拍卖会热闹非凡。学生们设计海报、撰写广告语、计算成本,将劳动成果转化为“生长币”,这种校园流通的奖励“货币”,可兑换农场采摘券、校长午餐券等。该校构建的“小农场生态课程体系”涵盖农耕文化、科学探究、创意加工等15个模块,让实践育人真正从“课本”走向“生活”。

在泰州,各地各校打造的“立体化”课程体系,让实践育人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以劳动教育为例,泰州不仅明确要求小学、初中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中不少于6个必修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个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不少于40小时,更是创新提出“学科融合”理念,学生在语文课上诵读田园诗词,在科学课上研究土壤成分,在美术课上绘制农场图画,劳动教育渗透知识学习全过程。

泰兴市教育局副局长游洋介绍,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堂到社会,泰兴将实践育人与学科教育相融合,推动全市中小学做到“一校一策”。如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精心设计红色、文化等6条行走线路、61个实践点位,打造校社一站、校馆一线、校企一体的思政课堂;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在育人成效上做加法,其中,泰兴中学重点开发“科学+人文”实践课程,创成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首批加入全国“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

“实践育人要有真实的土壤。”泰州市凤凰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卫军指着引凤路校区内的蝴蝶园、本草园和果树园介绍说,这所学校将实践育人融入校园生活,本草园中,学生亲手种植中草药并制作标本;果树园里,学生修剪枝丫,收获的果实用于公益义卖;蝴蝶园内,学生观察生命蜕变,感悟生态平衡。这种“做中学”的经历,让孩子们在创造中感受美好,在合作中超越自我。

记者了解到,2022年11月,泰州出台《泰州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点亮工程”实施意见》,旨在形成校内外联动、侧重点各异的科学教育新体系。“‘点亮工程’启动以来,泰州在全省率先开发了‘云科学’综合素养教育服务平台,开设了119个主题、1282个学时的校外科学素养系列课程。”泰州市科协副主席陈波说。

与此同时,各类研学基地围绕实践育人打造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位于泰兴市黄桥镇的泰州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围绕3个维度开发课程——自然维度、社会维度、自我维度,紧扣“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动手操作、科学探究”等方面,开发主题课程、项目课程,创造了“主题生成课”“方法指导课”“实践探究课”“展示交流课”“动手操作课”等课堂形态,课程内容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实践对象进行差异化安排。

织密育人支持网络,

凝聚协同育人合力

为破解“学校单干、家庭旁观”的困境,在扎实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泰州创新构建“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制订家庭劳动清单,社区开放科技馆、福利院等场所提供公益性岗位,溱湖景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企业等开放生产线供学生参与职业体验。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区教育局联合区科协、文明办全面启动“双进”(进校园、进课堂)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统筹各类资源,为学生开展实践提供支持。同时,发动家长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建设、活动指导、课程开发,发挥职业资源优势。数据显示,泰州市98%的中小学建立了家校劳动教育联系制度,85%的社区设有未成年人劳动实践岗位。

在师资保障上,泰州组建了3000余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包括非遗传承人、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编外导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劳动技能,更要传递劳动精神。”全国优秀劳动教育教师、泰州实验学校教师张桂兰说,她带领学生走访泰州船厂,记录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故事,相关课程获评省级优秀案例。

“泰兴走出了10位两院院士和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我们要充分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泰兴市教育局局长王新军介绍说,为此,教育局组织编印《泰兴院士》丛书,邀请院士寄语泰兴教育,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科学家回乡开展科普讲学,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科学探究乐趣,树立科学报国志向。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实践育人从零散探索走向系统建构,泰州还明确,在科学教育领域,实施“六百”工程,即举办100场科普专家讲座、征集100个科学家故事、开发100个科学素养系列课程和科普资源包、培育建设100个中小学优秀科技社团、组建100个科技志愿服务队、推动“科普大篷车”开进100所学校。

“下一步,我市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育人活动,不断拓展实践育人阵地和空间,推动新时代实践育人走深走实。”万永良表示。

来源:江苏教育报(记者 赵建春 殷建华 王琼 李大林)

编辑:王筱

审核:范文 许南欣

[我要纠错]
[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
关键词: 近年来 泰州 积极 拓展 实践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奋进在教育强省大道上 | 泰州:从“一间教室”到“广袤热土”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