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96分考卷”的故事吸引了不少小学生的注意。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生,如何向科学家们学习、践行科学家精神?9月4日,秋季新学期伊始,在2025“科创薪火 铸梦未来”开学第一课活动中,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春华秋实学风涵养工作室负责人张宇庆走进北京市海淀实验小学大兴分校,用一个个真实的科学家故事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家精神。她鼓励小学生们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让科学家精神照亮前行的路。
张宇庆向小学生们分享如何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学风。学校供图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联合新京报承办,旨在通过邀请院士、科学家、青年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与中小学生亲密交流,点燃青少年探索未知的热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张宇庆向学生们解释,2019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把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容概括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随后,张宇庆梳理了科学家精神的历史脉络。她提到,在中国古代更强调务实的精神,“经世致用,实践智慧。这个阶段我们更重视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智慧,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在中国古代,科技更多的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并不是科学知识的这种概念。”随着时间推移,科技在国家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科技推动着生活不断向前发展,科学家精神也日益清晰。
“同学们,你们是想要100分,还是想要96分?”“100分。”“那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个人,他把老师发下来的100分卷子又交上去,跟老师说自己有个失误不能得100分。”在分享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之后,聚焦“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学精神”,张宇庆分享了不少科学家的故事。其中,钱学森“96分考卷”的故事吸引了不少小学生的注意。
张宇庆指着这张泛黄的考卷照片告诉学生,这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火箭之王”,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青年求学时的一份试卷,整张试卷字迹清晰、卷面工整。“当时他的老师就非常感慨,这样认真的人将来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张宇庆说道,钱学森治学十分严谨,而且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随后,张宇庆通过“一封写在烟盒上的信”向学生们讲述了钱学森当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回国的经历。
随后,张宇庆还讲述了竺可桢建设气象台站的故事以及他坚持的“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理念。屠呦呦历经191次实验分离出青蒿素,用一株青蒿拯救苍生的故事。她鼓励青少年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要始终胸怀祖国、始终与祖国同行,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能力,从上课认真听讲、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等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她说道,“我的学生问我,抗战的时候可以成为打仗的英雄,但我们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怎么才能成为英雄呢?其实每一个时代都不缺乏英雄,在和平的时代,我更希望大家成为一个科技创新的英雄,能够突破‘卡脖子’问题,引领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张宇庆特意为学生们准备了讲解空间站知识的科普书籍。学校供图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