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大连一博士生遭遇“注销校园贷”骗局 被骗1.26万元

:2021年10月19日 半岛晨报
分享到:

"如果不关闭花呗、借呗等平台,就会影响个人征信 …… "近日,我市一名博士生遭遇"注销校园贷"骗局,被骗走 1.26 万元。反思被骗经过,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给其他在校学生提个醒...

"如果不关闭花呗、借呗等平台,就会影响个人征信 …… "近日,我市一名博士生遭遇"注销校园贷"骗局,被骗走 1.26 万元。反思被骗经过,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给其他在校学生提个醒,以免再有人上当受骗,同时他也希望贷款平台能够严格执行相应规定,不要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网络配图

博士生被骗 1.26 万元

唐先生是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名博士生。10 月 14 日上午,唐先生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是一名操南方口音的男子,自称蚂蚁金服客服。"在校期间,你是否注册过花呗、借呗等账号?"对方询问道,还准确报出唐先生的个人及学校信息。

"客服"语气严肃起来告诉记者唐先生:"国家出了新政策,需要关闭花呗、借呗等平台,或者升级信息,把学生账号转换为社会人士账号。现在,我们需要你配合操作,不然会对个人征信有影响。"唐先生说,他以前好像听说过这事,于是信以为真。

按照"客服"的要求,唐先生下载注册了钉钉 APP,还加入了一个会议号,对方通过钉钉指导他进行操作。唐先生不熟悉钉钉,对方让他点击共享,选择屏幕直播钉钉,说这样是为了全程录音,还说之后会把录音发到他的 QQ 邮箱,就此要了唐先生的 QQ 邮箱。实际上按照"客服"的要求进行操作,对方能直接看到唐先生的屏幕。

唐先生按照"客服"的提示,开通了一款 APP 的借款功能,借了 1.26 万元,并依照"客服"的要求,将这笔钱转给了一个个人账户。"因为把钱转给了个人,我心里也有了疑虑,感觉不是很安全。"唐先生说,他想中断通话,但对方不断安抚他。

之后,唐先生按照"客服"要求,进行所谓的"清空花呗额度"过程中,对方急迫的态度更加令唐先生怀疑,他以手机没电为由中断了联系。随后唐先生拨打了报警电话,民警证实他遭遇了电信诈骗。

唐先生告诉记者,10 月 15 日上午,他到凌水派出所做了笔录,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贷款平台审核不严成"帮凶"?

事后唐先生也进行了反思,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被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社会经验不足、缺乏金融知识,加上对网贷、征信等一知半解,害怕影响个人信用,这才被诈骗分子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贷款平台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据了解,银监发〔2016〕4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其中六部委明确规定"四个不得",规定有"不得向未满十八周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在审核年满 18 周岁在校大学生借款人资格时,必须落实借款人第二还款来源,获得第二还款来源方(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借款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并通过电话等方式确认第二还款来源方身份的真实性"。

此外,今年 2 月,银保监会、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禁止非持牌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唐先生表示,自己在诈骗分子诱导下,到第一家贷款平台借贷时,这家贷款平台进行了相应的审核,因此他没有借贷成功,而第二家贷款平台却并没有遵守上述规定。"我填报资料时,已经标注了是在校学生,贷款平台没有任何审核,直接放了款。"唐先生认为,如果贷款平台严格按照上述规定进行相应审核,自己也不会受骗。

唐先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给其他在校生或毕业生提个醒,以免再有人上当受骗,同时他也希望贷款平台能够严格执行相应规定,不要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8 个月发案 1.7 万起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全国多地出现打着"注销校园贷"名义的新骗局,不少在校以及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纷纷"中招",被骗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几十万元。"我报案时,民警说我们学校有多人被骗,最多有人被骗了 40 多万。"唐先生说。

今年 4 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了 2021 年第 1 号预警提醒大家警惕"注销校园贷"骗局。

据国家反诈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 1-8 月,全国涉及注销校园贷类的诈骗案件共发案 1.7 万起,合计损失金额达 13.3 亿元。

受害者普遍认为,造成诈骗分子得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身份信息的泄露,并利用了大家重视征信的心理,从而导致精准诈骗。

那么个人信息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据国家反诈中心调查,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包括黑客窃取、第三方泄露以及个人不慎泄露等,并由此形成了贩卖个人信息的灰色产业链。

国家反诈中心民警提醒:一定要注意分辨非法钓鱼 APP,不要在该 APP 或者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尤其避免填写过于详实的个人信息。

"校园贷"骗局分四步

记者从我市公安部门获悉,此类骗局主要分四步:首先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个人信息,选择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群体实施诈骗;其次诈骗分子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拨打被害人电话,称要帮助被害人注销校园贷账号,消除校园贷记录或者清除支付类平台不良记录,以不注销不清除就会影响市民个人征信为由,引起市民内心恐慌从而降低市民警惕性;再次通过修改来电号码、说出被害人个人信息、制作虚假银监会公文等方式取得被害人信任;最后通过添加 QQ、开启屏幕共享等手段,以"验证流水"、"清空额度"等话术诱骗被害人到正规借款平台借款,将借款转给其指定的账户,从而成功诈骗。

大连公安提醒大学毕业生或在校生:

1、凡是声称消除校园贷记录、升级学生账户或者清除不良记录,否则会影响征信的,都是诈骗。

2、相关部门并没有推出所谓的"注销校园贷"、"清除不良记录"等操作,个人征信信息也无法人为修改,只要借款后能够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3、市民如果对个人征信存在疑问的,应当通过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息服务平台或是拨打征信中心客服电话等官方渠道进行咨询,不要轻信陌生来电。

4、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

5、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 app ",国家反诈中心 app 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校园贷 如果 不关 闭花 平台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大连一博士生遭遇“注销校园贷”骗局 被骗1.26万元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