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成长计划|王玮:根植善良,绽放光芒

:2025年07月08日 青年说
分享到:

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王玮

近期一直在读闫学老师所著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这本书不仅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的深入解读,更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灵启迪。尤其是读到 “让善良在童年扎根” 这一部分,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善良,这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品质,无疑是人性中最为璀璨的瑰宝。如何培养孩子善良的心地,是为人父母、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都需深入思考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其实苏霍姆林斯基早已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比如孩子给受伤的小鸟疗伤、照顾被遗弃的小猫、关爱孤寡老人等,这些点滴行动,都是善良的种子在悄悄萌芽。循着这些启示,我们可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维度,助力善良在童年落地生根。

家庭教育:善良种子的最初播种者

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不仅是生命的居所,更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电影《哪吒》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哪吒虽天生魔丸转世,性格顽劣,但父母从未放弃对他的引导与关爱。面对哪吒因不被理解而四处闯祸,他们没有严厉斥责,而是耐心教导,用行动告诉哪吒,即便身负魔性,也要心存善念,肩负责任。李靖甚至愿以命换命,助哪吒改邪归正,这份深沉的父爱与大义,让哪吒深受触动,逐渐理解善良与担当的含义,最终克服内心的魔性,成为善良勇敢之人。

反观闫学老师书中的例子,一位同事带 8 岁女儿到鳄鱼养殖中心参观,养殖中心推出付费喂鳄鱼小鸭子的项目,不少家长掏钱让孩子参与,孩子们在喂食过程中欢笑不断。这一现象发人深省,家长和社会给予孩子的究竟是何种教育?在这一场景中,我们不仅没有培育孩子的善良、同情与爱意,反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残忍、冷酷的种子。

教育如同播种,种下玫瑰才能收获玫瑰,种下荆棘只能生出荆棘。因此,家长在孩子童年时期培养善良情感这件事上,肩负着重大责任,应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善良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家庭氛围中感受善良的力量,将善良的种子早早种在孩子心中,精心呵护、浇灌,未来定会绽放温暖光芒。

学校教育:善良品质的滋养与强化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正如哪吒的老师太乙真人,他虽有些憨态可掬、不拘小节,但对哪吒的教育充满耐心与智慧。太乙真人不仅传授哪吒法术本领,更注重引导他的品德修养。在面对哪吒的调皮捣蛋时,太乙真人没有严厉斥责,而是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激发他内心的善良与正义。

这种教育方式,正契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真正的教育者要唤起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好人的志向,要运用教师本人教导学生所怀有的真挚诚恳的感情,激励学生成为一个好人,在心中树立与人为善的人生信念。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应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更应通过课堂教学、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将善良的教育融入其中。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营造充满善良与关爱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校园环境的布置,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都应传递善良的价值观。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同学之间的互助,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善良的熏陶。

社会教育:善良成长的广阔土壤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课堂,社会环境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这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善良与正能量的社会环境。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可以携手合作,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公益项目,鼓励孩子们参与其中,通过实际行动感受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媒体和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无孔不入,尤其是在童年这一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思想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左右,因此,营造干净的网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大力净化网络空间,减少不良信息对孩子的侵害,防止暴力、冷漠等负面内容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除了净化网络环境,还应当积极引导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各大平台需严格把控内容审核环节,优先推送积极向上、弘扬善良与美德的优质内容。如此一来,孩子们在浏览网页、观看视频时,便能持续被这些温暖的瞬间所触动,从而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善良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诚如闫学老师深刻指出的:我们的孩子,他们应该成功,但更应该善良;他们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善良。所以,我们务必要让善良这一人性中最为美好、最为珍贵的特质,在孩子们的童年时期深深扎根。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紧密协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爱与善良的成长乐园,让他们在这片净土上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心怀大爱、勇担社会责任的未来栋梁。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策划 整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师悦读成长计划|王玮:根植善良,绽放光芒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