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双减”元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陈丽带来的提案聚焦“双减”后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即将于1月5日开幕。1月4日上午,市政协委员陆续前往驻地报到。2021年是“双减”元年,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陈丽带来的提案聚焦“双减”后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减’是策略,不是目的。‘减’是为了未来孩子们能在发展的综合性方面有所突破,能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陈丽表示,北京落实“双减”政策十分坚决,自己今年带来的提案关注“双减”后,北京基础教育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问题。
陈丽提到了北京自2016年开始推行的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项目。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搭建平台,面向全市中学和教师研修机构在职在岗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招募辅导教师,对初中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问题需求进行免费在线辅导。
“等于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教师的智力资源流动起来。这样,北京市的优质资源也可以服务郊区,一下子就解决了公平和个性化的问题。”陈丽建议,未来继续加强该项目的建设,探索用人工智能技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家长的指导,帮家长解忧,缓解他们的焦虑。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