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育铸魂到学科突破,看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的教育逆袭实践

:2025年07月02日 壹点探校
分享到:

当六月的高考捷报传来,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校园里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悦。这所因生源基础薄弱而不被看好的民办高中,近几年的高考成绩不断进步,特招线和一段线上线人数实现大幅突破。这背后,是一群教...

当六月的高考捷报传来,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校园里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悦。这所因生源基础薄弱而不被看好的民办高中,近几年的高考成绩不断进步,特招线和一段线上线人数实现大幅突破。这背后,是一群教育者用创新方法与育人情怀编织的成长奇迹。从政治课堂的思维碰撞到物理实验室的灵感迸发再到艺体特长的多面开花,从德育体系的价值引领到家校协同的生态构建,这所学校正以多元路径诠释着“低进高出”的教育密码。

德育铸魂

构建责任教育的立体网络

清晨六点半的操场,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高三学生们在年级主任周强的带领下喊出“高三必胜”的口号,晨光中回荡的不仅是青春的呐喊,更是学校“为民族铸魂,为学生立身”核心理念的生动实践。作为德育体系的设计者,学校高中部以儒家责任伦理为根基,构建起“价值引领——机制创新——实践育人”的三维德育体系,将生命、家庭、家国、社会四大责任维度融入日常教学。

在政治老师崔景涛的课堂上,这种责任教育与学科教学实现了巧妙融合。他在讲解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时,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借助生活实例、新闻刊物等,让学生搜集知识、拓宽视野,在与知识的对话中理解国家发展的脉络。“当学生们发现个人、家庭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如此紧密相连时,抽象的理论就有了温度。”崔景涛说。这种将家国情怀具象化的教学方式,正是学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题实践矩阵的缩影。

物理老师张亮则将责任教育融入实验教学。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他以溜冰运动为案例:“假设地面完全光滑,我们就会一直运动下去——但现实中没有绝对光滑的地面,就像人生没有无约束的自由。”这种将物理原理与规则意识结合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时,也领悟到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这种教育智慧在一次班级事件中得到印证:当一名女生因被记过导致班级失去“优秀班集体”荣誉时,张亮没有苛责,而是告诉她:“如果一张奖状能换来你对规则的敬畏,那它丢得值。”

艺体部的老师们会在艺体教育之余,通过开展黄河远足、骑行军事体验、老战士讲座等活动,将责任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学校艺体部负责人王长鑫介绍,“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成人礼、元旦晚会、军训晚会等品牌活动,围绕家国天下的主题,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助力塑造学子自信、坚韧的阳光人格。”

在全校的努力下,学校近三年荣获省市级德育荣誉64项,“知责于心·践责于行”的德育品牌正在成为学校一张耀眼的名片。

学科突破

从知识传授到思维锻造

在高三(3)班的政治课上,崔景涛正带领学生分析《新闻周刊》中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案例。“请用经济生活的‘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分析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逻辑……”这种将时政热点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的教学法,让原本枯燥的政治课变得充满趣味,也使得该班政治过线人数从高二期末的20人增至一模时的40人。

物理老师张亮的“问题拆解法”同样成效显著。在讲解复杂的力学综合题时,他会在黑板上画出“知识拆解树”:“这个题目实则包含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圆周运动三个基础模块。”这种将难题分解为简单知识点的训练,让学生逐渐掌握“高考题就是基础题的排列组合”的解题密码。他还要求学生每推导一个公式都必须撰写“推导手记”,记录公式的来龙去脉。“当学生知道了公式背后的逻辑时,公式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了。”张亮说,这种思维训练让所带班级的物理平均分不断提高。

“一日一研”的教研制度为学科突破提供保障。每天下午,崔景涛与政治组老师都会进行一小时的“双师备课”,前者负责课件框架设计,后者专门预判学生易错点,共同打磨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题库;物理组则建立“错题重组”机制,将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改编为新题,每周进行“二次攻坚”。这种精细化教研让两科教师在市级优课评选中斩获12项荣誉。

生态共育

用陪伴唤醒成长内驱力

“同学们,这是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好运巧克力’,现在我们把一份好运变成38份!”高考前夕,张亮的举动让全班学生眼眶湿润。当一名学生因家长出差无法送巧克力而焦虑失落时,这位班主任深夜驱车去购买,用巧克力传递的不仅是祝福,更是“班级共同体”的温暖。这种细腻的情感联结,正是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微观体现。

学校首创的“家长督学”机制让教育生态更具活力。“校园开放日”,家长观察团会深入课堂、宿舍,用手机APP实时记录教学细节与管理漏洞,生成的“改进清单”直接提交校务会。有家长曾在督学后建议“增加课间远眺时间”,学校当天就调整了课表。这种开放式管理让家长满意度逐渐攀升,更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力共融的支持网络。

在心理育人层面,学校的“5·11双月主题季”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每年5月到11月,通过“心灵树洞”“压力拍卖会”等活动,帮助高三学生释放焦虑。社团活动则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的舞台。篮球社“三分球大赛”、舞龙社的传统节庆展演,让学习压力在兴趣中得到释放。物理爱好者协会甚至将课堂搬到实验室,用传感器验证自由落体定律,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抽象概念变得可触可感。正如校长李琳所言:“当学生在社团中找到价值感,课堂学习就有了更持久的动力。”

师者匠心

锻造育人铁军的成长密码

深夜十点的办公室,崔景涛还在批改学生的错题本,作为工作七年的“老高三”,他深知“强师才能优学”的道理。学校实施的“四维强师工程”为教师成长搭建阶梯,每月的“师德讲堂”、“青蓝工程”的师徒结对、年均200人次的高端研修,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不仅能参与济南市和高新区组织的各类培训,学校内部还实施了‘师徒结对子’等措施,为新教师搭建宝贵的学习平台。通过资深教师的一对一指导,年轻教师能够迅速熟悉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崔景涛告诉记者,学校的培训内容涵盖了师德师风教育、学科知识与技能、教育管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系统、全面为教师成长保驾护航。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学校的“课堂诊断”制度成效显著。每周三的公开课上,学科专家会从“目标达成”“思维训练”“情感融入”三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估,形成的“教学改进报告”成为教师成长的指南针。学校开发的“六步课堂模式”(导、学、议、展、评、练)就是在这种研磨中诞生,该模式让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40%。

又到了毕业的季节。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的高三学子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他们在学校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长。校长李琳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令人动容:“你们用三年时间证明,起点不是终点。当老师们为你们的梦想‘裁弯取直’时,你们也教会我们教育的真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从德育铸魂到学科突破,从师生相守到家校同心,这所学校正在书写着更多关于成长与逆袭的教育故事。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六月 高考 捷报 传来 济南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从德育铸魂到学科突破,看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的教育逆袭实践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