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教育版图上,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正书写着逆袭传奇。2024年高考放榜日,济南章丘双语学校高中部首届毕业生交出亮眼答卷,2025年的高考成绩更取得了新突破。这个以362分(济南市普高资格线)为起点的群...
在济南教育版图上,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正书写着逆袭传奇。2024年高考放榜日,济南章丘双语学校高中部首届毕业生交出亮眼答卷,2025年的高考成绩更取得了新突破。这个以362分(济南市普高资格线)为起点的群体,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从“中考后进生”到“高考突破者”的蜕变,其背后是一所学校对“低进高出、多元发展”教育理念的执着践行。
精准育人
破解“低进”困局
在章丘双语学校的校园里,每一分拼搏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晨曦微露时,已有琅琅书声唤醒校园;夜幕低垂时,仍有孜孜不倦的身影在灯下深耕。走廊上、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师生热烈讨论、答疑解惑的温馨场景。
一所首届招生时录取最低分仅达普高线的学校,如何让“入口低”的学生实现“出口高”?该校以“一生一策”的精准教学为突破口,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在学校各科老师的备忘录里,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都被记录在册,每位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一天都会建立动态成长档案,分别是学生的健康档案册、一生一册、导师制手册、一生一目标卡,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业、心理健康以及生活成长等方面监督管理。这种“一生一档案”的精细化管理,让每个学生的知识漏洞都被精准捕捉。同时,教师团队将近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成校本教材,针对不同学情设计阶梯化训练,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至少跨越一个档次,超越自我。
2024年,以651分的成绩考入上海科技大学的于文冠,谈及母校,感恩难忘:“升入高中后,学业难度也是陡然升高,成绩也开始了属于它的跌宕起伏。面临这种心理落差,各位老师不但对我进行调节和开导,还进行了针对性的培优和辅弱,详细制定改进措施和具体目标。帮助我成绩逐渐稳定,心态逐渐向好,最终升入心仪学校。
“教育不是拯救‘失败者’,而是唤醒‘沉睡者’。”学校高中部校长王劲松坦言,学校推行的导师制实现“双向选择”,189名教师从学业规划到心理疏导,用“全天候坐班制”践行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承诺。
目标导向
动态引领学生发展
在学生管理层面,“一生四档案”(健康体质档案、成长档案、导师制手册、目标卡)与“学情八类分析法”形成动态闭环。在章丘双语学校高中部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面承载着学生梦想与成长的目标墙,上面贴着的“追梦目标卡”,清晰记录着他们的奋进轨迹。“每一张目标卡,都承载着学生对未来的期许。”章丘双语学校高中部德育主任宋辉介绍道。目标卡上,不仅有学生笃定的理想大学,每个学生的入学市排名与现阶段排名以对比图形式直观呈现,红色箭头指向的不仅是数字跨越,更是信心重建的轨迹。
面对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章丘双语推出“八类分析法”,实现因材施教。每位学生都有一份专属学情分析表,“学情分析表以每个学生的中考入校成绩(等级)为基础,根据全市排名位置划分等级,以等级判断孩子的入校水平、每个阶段达到的等级水平,预测判断学生还能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宋辉解释道。班主任通过学情分析表,全面分析班级整体基本情况、等级变化等学情信息。
老师们会逐一找出等级进步、目标突破生的名单,总结进步学生可采取的经验;同时重点关注等级退步的学生,对照6科成绩单、6科等级,找出每一个退步学生的薄弱学科及等级退步情况,精准分析成因,并将关注名单根据科目的不同对接本班任课教师。各个任课老师根据学科成绩单和班主任提供的重点关注学生名单,详细分析每一个学生成绩波动的原因,制定详细的个性化改进措施,分学科、分层次、分类别、分模块,为学科的培优补弱服务增值。学校的八类分析法,让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利于动态引领学生的成长发展。
课程创新
搭建多元成长的立体跑道
当王铭钰通过播音与主持考入985高校时,他特别感谢母校和老师。
“当我在开学典礼、诗歌朗诵会、元旦晚会等活动中当上了主持人,声音从音响传出,点亮梦想的灯塔”王铭钰说,“感谢我的班主任郭素芹老师,让我了解到了播音艺考这条道路,并最终取得综合分全省第七的好成绩,圆梦华东师范大学。”
在章丘双语学校,“学术+素养”的双线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单一维度,十几门自选课程和多个社团与国家课程形成互补,构建起“标准性+选择性+发展性”的三维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层面,学校以“精准对接考纲”为原则,开发《高考题型分类汇编》等校本教材,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训练模块。语文组将文学经典改编为校园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人物命运;地理组带领学生实地勘测危山地貌,用“行走的课堂”破解“死记硬背”难题。类似的教学创新,使学生对核心考点的掌握度不断提升。
在选修课程和社团课程方面,学校展现出鲜明的“未来导向”:科技类课程等对接时代发展前沿,国学类课程深耕文化根脉,各种体育类专业校队培育竞技精神……”教育的温度,藏在课程的宽度里。”宋辉介绍,“在我们学校,所有的社团从课程设计、申报到纳新,再到授课、管理,全由学生们自主操办,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自己的光彩。”
为了实现“多元发展”的育人目标,学校同步开设英国、澳大利亚SACE国际课程,构建“国内升学+国际留学”双轨通道,让有志赴海外留学的学生接受原汁原味的教育,满足更多家长让孩子在中学阶段成为“不出国门的留学生”的需求。
强师筑梦
硬核团队托起优质教育
在章丘双语学校高中部教师名单中,既有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老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业务精熟的中年教师,他们是教学骨干,是课改的中坚力量。还有年轻靓丽、激情四射、积极进取的青年教师,他们开拓创新、敢想敢为,是学校的未来。
学校有正高级教师5人、中学高级教师33人,半数以上具备高三教学经验,这样的师资配置在民办学校中实属罕见。“老中青”黄金配比的教师团队,成为学校质量提升的核心引擎。学校构建起“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教师发展机制。积极引进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设立工作室,打造常态化名师指导平台;定期邀请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驻校指导,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研讨、课堂诊断等形式,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同时建立系统的教师外培制度,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跟岗学习,参与高端学术论坛,持续更新教育认知体系。
这种“专家引领、骨干支撑、新秀迸发”的师资生态,使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实现阶梯式提升,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专业领航者。也催生了显著的教学成果,2024届首批高考学子以良好的成绩实现了“低进高出”的目标。
如今,章丘双语学校的教室里,新一批学生正在“目标墙”前标注自己的成长坐标。从中考362分到高考特招线的跨越,从“学业困境”到“多元出彩”的蜕变,这所学校用四年时间证明:教育不是冰冷的筛选机制,而是温暖的生命叙事,当每个孩子都能在定制化成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教育便真正回归了育人的本质。正如校长王劲松所言,“在这里,分数只是成长的注脚,而你们眼中的光芒,才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