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全面告别绩点,取消绩点会成为未来高校改革主流方向吗?

:2025年08月12日 新京报
分享到:

陈如平坦承,未来要破解“绩点制”困局,要重构多元评价体系,将科研、实践、社会服务等要素纳入评价维度。进一步强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纵向成长,而非单一的结果性评价。

“破大防了”,看到北大绩点改革的相关信息后,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李淼(化名)回想起为绩点“内卷”的大学生活,并细数了自己“60分+的崩溃、84分的无奈、90分+的叹息”。李淼口中的“北大绩点改革”是指该校近期公布的本科学业评价改革方案。

根据北京大学在校内信息门户上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学生学业情况将由成绩单完整体现,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

北京大学的这则通知被视为该校全面取消绩点、推行等级制的重要节点。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已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录取启动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用等级制计分取代绩点。从卷绩点变成等级制赋分,大学生们的感受如何?取消绩点背后还需要有哪些配套政策及时跟进?等级制取代绩点会不会成为国内高校未来的改革方向?

为卷绩点选择容易拿高分的课程

绩点指的是平均学分绩点(GPA),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北京大学采用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生学习质量的参考标准(课程学分绩点=课程绩点×学分数)。百分制分数转换绩点的公式一般是GPA=4-3×(100-X)²÷1600(60≤X≤100),其中X为课程分数,100分绩点为4.00,60分绩点为1.00,60分以下绩点为0。

李淼本科学的是经管方向,需要学习数学相关类的课程,“所有数学方向的课程都是数学学院开设的,但同时也是我们的专业必修课。”本身并不擅长数学的李淼发现,课程难度很大,自己学起来也很吃力,“我有一门课最终只考了60多分,换算绩点只有2左右。”

“学校里用到绩点的地方很多。我们学院每年的综合测试评价得分中,80%是看绩点,20%要看各种实践活动。”李淼告诉记者,对于本科生而言,综合测试评价分数低可能意味着拿不到奖学金以及各种奖项评选,更别提保研名额了。

对于很多高校大学生而言,绩点不只是评判学业成绩的标准,在学业评价之外,绩点还事关奖学金评选、保研、出国等。

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2024年免试推荐研究生综合绩点计算办法为例,保研总成绩为综合绩点*0.9+复试成绩*0.1,其中综合绩点为所修全部课程的学分绩点+科研能力、获奖情况及社会工作综合加分。

李淼坦承,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难免会在意绩点,这份压力也传导到了学生的选课策略上。《北京大学本科生成绩评定和记载办法》提到,为保证学习质量,学校规定本科生主修专业每学期选课量为14—25学分,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GPA>3.7)经本人申请、院系批准、教务部审核后,可适当超过25学分的上限,但一般不超过30学分。

为了能修满学分的同时拿到更高的绩点,李淼有时候会在校内的论坛上去找学长学姐分享的经验,然后选择给分更高、但对自己而言较简单且没什么突破的课程,“过来人会分享某门课是不是好拿分、给的分高不高。”

李淼深知,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获得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的研究能力,掌握一定的技能,但是迫于绩点的压力,不得不“先把绩点搞高一点,顺利保研升学,然后再去思考其他的”。

合格制为学生提供试错窗口,降低跨学科探索风险

“自在学年级为2025级的学生开始,学生学业情况将由成绩单完整体现,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7月25日,北京大学宣布了本科学业评价改革方案,学校将从设置容错探索机制、增加等级制评定方式、完善课程考核反馈机制、深化学业多元评价等方面优化本科学生学业评价工作。

通知中提到,为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开展跨学科学习、修读挑战性较强的课程,自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学期第九周结束前,学生可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和专业课程包以外的课程内选择1门课,以“合格制(P/NP)”方式记载成绩。成绩合格可以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北大还将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增加等级制评定方式。通知称,学校倡导各院系、课程团队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持续探索创新,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

在中国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陈如平看来,取消绩点、探索等级制,一定程度上把学生从重复刷题、重复刷分的无效竞争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可以说,等级制为深度学习和跨学科探索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北大在引入的合格制课程中,允许学生跨学科选课或挑战高难度内容。陈如平表示,合格制课程降低了学生跨学科探索的风险。传统绩点制下,学生的试错成本很高,一门课程的低分就可能影响大学期间的整体排名。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学生往往倾向选择给分宽松的课程。合格制为学生提供了试错窗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科研专长,大胆尝试硬核课程,优化学生学习生态。

事实上,这并非北京大学第一次提到取消绩点、推行等级制。

2022年,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业,培养专业兴趣、树立未来目标,避免唯成绩论造成的内卷压力,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在本院开设的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验和实践类课程的成绩评定中推荐采用等级制。按照百分制将学生成绩评定为5个等级,A(85~100分)优秀,B(75~84.9分)良好,C(65~74.9分)合格,D(60~64.9分)基本合格,F(<60)不及格。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后,对于单门课程而言,则与以往相同,成绩优秀率不超过40%,不及格率不超过5%。

时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世强曾表示,“竞争本身不是坏事,关键是卷得必要还是不必要。一门课程,如果能考到85分以上,我们认为从知识掌握上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再花很大的精力达到95分以上。生命科学学院对本科生实行等级制、放弃GPA的目的,是为了给同学们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素质提升,比如听一些名家讲座,选修一些人文课程,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等等。”

取消绩点仍需更多配套措施跟进

陈如平表示,北大此次的改革方案中设置了弹性容错机制,学生可在专业课程包外选择1门课程以“通过/不通过”(P/NP)记载成绩,不计入等级评价,“此举旨在鼓励跨学科探索和挑战性学习,降低选课功利性,属国内高校首创。”

与此同时,北大在全面取消绩点换算的同时,打破学生学业评价的“唯分数”论,以百分数、等级制等多样化学业评价方式全面呈现学生发展,从根源上切断“分分计较”的可能。不再硬性规定课程成绩优秀率(如A级比例≤40%),赋予教师更大评价自主权,避免为满足指标而人为压分,这与部分高校仍存在的优秀率限制有明显区别。

不只是北京大学,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在探索绩点以外的教育评价。

复旦大学是最早探索以等级制记载成绩的国内高校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就已确立以A、B、C、D、F五个等级记载学生成绩的制度。2024年,复旦大学进行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绩点制度变革,放开A类成绩不超过全班人数30%的限制,原来的四分绩点制下于A-成绩与B+成绩存在0.4分的鸿沟,新变革也对此进行了弥补,让困在B+成绩中的学子得以松一口气。

2015年,清华大学将百分制变为等级制,以等级对应绩点数值。随后在2019年,清华又放宽了对课程的优秀率限制。2024年9月,清华大学笃实、秀钟两大书院宣布,大一年级秋季学期成绩不计入GPA的计算。

不过,李淼也仍抱有疑问:对于保研、奖学金评定等需要参考成绩的事项,评选标准会如何调整?如果有学生想要出国留学,国外高校要求的GPA该如何呈现?李淼疑问的背后是对学校后续改革措施跟进的迫切需求。

陈如平也提到,“把学习还给学生”能否最终实现还需要学校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一要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提高课程质量。等级制降低了跨学科选课的风险,为学生打开了探索知识海洋的大门,但最终效果如何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多吸引人的跨学科课程,以及选课系统的支持。如果课程本身仍是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考核单一,即便改为等级制,学生的时间依然被低效学习所占据,而非深度学习。

二要改革教学方式,推广研讨式、项目式、探究式的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能力。

此外,还要优化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性评价引入成长档案袋制度,收录课程作业、科研设计、实践日志、反思报告等过程性证据,由院系组织评审组,评估学生的成长逻辑,而非指标打分,弱化横向排序,强化纵向成长。

记者注意到,从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到2025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其中都明确要求要破除唯分数顽疾,防止和纠正分数至上现象,这也为高校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取消绩点会是未来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主流方向吗?陈如平表示,清华北大复旦等学校的改革探索,是构建中国特色教学评价体系的先尝先试,具有示范效应。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来看,除清华、北大、复旦外,上海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已推行等级制;针对绩点改革覆盖范围、绩点改革过程中的优秀率限制等,2025年清华、复旦等校学生自发呼吁淡化绩点的行动,反映学生群体对改革的迫切需求。北大全面取消绩点可能成为标志性的事件,触发“鲶鱼效应”。

不过,陈如平坦承,未来要破解“绩点制”困局,要重构多元评价体系,将科研、实践、社会服务等要素纳入评价维度。进一步强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纵向成长,而非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同时要在价值观念上重塑“卓越基因”,不是谁分数高,谁就是优等生。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破大防了 看到 北大 改革 相关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北京大学全面告别绩点,取消绩点会成为未来高校改革主流方向吗?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