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举办非遗公益课堂,吸引学生家长社区参与,体验书法掐丝珐琅等非遗技艺,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为深入落实济南高新区全环境立德树人“三引导”行动,丰富学生暑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8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公益课堂在舜华路街道环保科技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火热开讲。
此次活动由济南高新区正丰初级中学牵头组织,社区搭台,家长助力,师生共创,吸引了来自学校20余个“学生成长共同体”的近70名学生、家长及社区居民热情参与。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教育文体部党组书记、部长高一鸣出席活动。
氛围浓郁:作品展示引驻足
步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浓郁的非遗气息扑面而来。展台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正丰学子精心创作的非遗作品:工艺精湛的掐丝珐琅、笔力遒劲的汉隶书法、栩栩如生的鱼龙花灯、灵动可爱的生肖面塑、纹路细腻的雕刻板画……
沉浸体验:六艺课堂绽魅力
在社区三楼的各个活动室里,一堂堂精彩的非遗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书法、掐丝珐琅、脸谱彩绘、剪纸、漆扇、面塑等六项公益非遗课,深深吸引了到场的学子们。大家纷纷选择心仪的课堂,沉浸于非遗制作的魅力之中,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书法公益课堂: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讲究“心正则笔正”。课堂上,墨香氤氲,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凝神静气,从最基础的横竖撇捺开始,感受笔锋在宣纸上的提按转折,体会线条的力度与韵律之美。
丝珐琅公益课堂:在聆听老师讲解完这项融合了金属錾刻与珐琅釉彩工艺美学后,学生们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纤细的铜丝按照图样精准掐弯、粘固在底板上,勾勒出繁复精美的轮廓。专注的神情与手中精细的操作,体现了学生对非遗的敬重与热爱。
脸谱彩绘公益课堂:学生们手持画笔,对照着传统谱式,一丝不苟地为素坯面具上色。红脸的忠勇、黑脸的刚直、白脸的奸诈……在笔尖流转间被生动诠释。课堂中不时响起对色彩象征意义的探讨,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探究热情。
剪纸公益课堂:学生们巧手翻飞,折叠、描画、剪刻,红纸在指尖跳跃,不一会儿,寓意美好的窗花、生肖等图案便跃然眼前。轻松愉悦的“咔嚓”声和完成作品时的赞叹声交织在一起。
漆扇公益课堂:学生们学习调漆、髹涂,有的尝试在湿润的漆面上洒金、贴箔,有的则专注描绘图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漆香,大家耐心地等待每一层漆的干燥,体会着传统工艺的匠心与时间的沉淀。
面塑公益课堂:色彩缤纷的面团在学生手中揉、捏、搓、刻,逐渐化身为灵动可爱的小动物、栩栩如生的人物或寓意吉祥的花果。课堂气氛活泼,大家互相展示、交流着手中的“小生命”,充满了创造的乐趣。
梦想舞台:学以致用馈社区
此次公益课堂不仅是一次体验,更成为学生实践梦想的平台。来自七年级4班“青鸾共同体”的8位同学,怀揣“追寻文化与艺术,传承非遗”的暑期梦想,在社区大力支持下,不仅动手复刻了精美的“明孝靖皇后三龙二凤冠”,还前往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研学。为回馈社区,他们特别策划“电梯换装计划”,在美术老师王东政的指导下,将所学非遗技艺融入实践,用惟妙惟肖的彩绘和充满非遗元素的内饰,让社区电梯焕然一新,使更多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非遗魅力。这份行动,是对才艺的展示,更是对社区的温情回馈。
活动的最后,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部长高一鸣与学校、社区、家长三方代表进行了座谈,高一鸣充分肯定了学校、社区和家长们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所作的工作,并对学校和社区下一步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具体工作做了细致点评和指导。校长王若兰和环保科技园社区书记卢传花为六位非遗老师颁发聘书和纪念奖杯。
本次非遗公益课堂是济南高新区正丰初级中学积极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通过学校组织、社区搭台、家长参与、师生共创的模式,有效链接资源,不仅让非遗“活”起来,更在青少年心中深植文化自信的种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济南高新区正丰初级中学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