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普遍应用如何影响就业?学者探讨数字时代公共生活变化

:2025年10月27日 新京报
分享到:

数字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被新技术淘汰的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可能重新获得适应数字经济的技能,以便再就业。

机器会取代人类吗?数字时代人们是否会更自由?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对就业会有哪些影响?在10月26日下午举行的新书研讨会暨数智工作坊活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石回答新京报记者提出的AI可能引发的失业问题时表示,最直接的补救措施就是对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被新技术淘汰的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可能重新获得适应数字经济的技能,以便再就业。

保持终生学习是再就业的必由之路

“人工智能代替人力,这是数字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大规模失业是一个必然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石在新书《数字时代的政治》中,试图探究数字时代公共生活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并审视新技术的应用可能对政治理想造成的伤害,尝试从学者的视角提出相关建议,如何建设一个美好的数字未来。在“谁关心分配正义”一章中,他对“人工智能与失业大潮”进行了探讨。

李石表示,数字社会的职业培训与传统经济形态下的职业培训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传统的经济形态下,哪些技能是市场所需要的、哪些就业岗位需要新生力量,这些信息较为明确。但数字社会技术更新换代加速,网络环境日新月异,使得人们很难把握当下稀缺的新技术是什么,国家和政府也很难提供任何职业培训的既定课程。

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技术所淘汰的就业者很难再就业。因为数字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在自媒体兴起的背景下,任何有某项技能的人都可能在网络上授课,网络教育资源的售价也比较低。这些新情况对于想要学习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福利。

李石表示,于个人而言,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和意愿选择某种教育资源,并通过学习而努力适应新的经济形态。与此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政策促进人们的终生学习。其表示,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一是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合作,为人们提供尽量多的免费教育资源;二是为失业人员发放“学习基金”,以便他们在网络上购买各种学习资源。

有了ChatGPT之后,要如何学习?

当ChatGPT可以回答人们的各种提问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吗?当人工智能可以轻易获取各种知识时,人们是否还需要老师?

李石表示,ChatGPT或许能够回答人们提出的任何问题,但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是“提问”,没有“提问”这个第一推动力,知识的链条永远都不可能建立。而想要提出一个好“问题”,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不断钻研的精神等等。在其看来,作为学习者,要勇敢拥抱ChatGPT,“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不能因为墨守成规而摒弃新技术,尤其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谁尽快驾驭新技术,谁就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同时,李石提到,无论是学生还是研究者,都要对ChatGPT的局限有清晰的认识。

在李石看来,人类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知识、技艺和价值三大类,ChatGPT可以教授人们知识,却无法让人们习得技艺,也无法把价值观像知识一样灌输给学生。即使有了拥有海量知识的ChatGPT,教授技艺的教师也不会失业,因为从幼年到18岁之前是人们习得技艺和树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这些内容都是ChatCPT无法教授的。

此外,李石还分析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拥有的诸多新权利,比如网络自由权、数据所有权、数字遗产、断网权等。其中断网权则是一种否定性权利,“在网络时代,为了保护个人的自主时间与空间,人们应该拥有一种‘断网权’。”

人工智能不会自己向善,需要敏捷而长期的治理

当天,来自不同领域的多位嘉宾也从不同视角分享了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尽管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也带来很多问题。科技发展自身不会向善,人工智能也不会自己向善,所以需要敏捷而长期的治理,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治理),其中人文学者应当有担当、有作为、有责任。

中国社科院文化发展促进中心研究员段伟文讨论了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人工智能作为没有评判的陪伴,在消除孤独感的同时,使人失去人性的成长。由于认知与情感都与社交密切相关,当人工智能嵌入到人的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中时,人失去表达自身的能力,陷入人机共生的精神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孙龙聚焦“数字鸿沟、信息茧房、算法控制与公民资格”四个关键议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数字鸿沟已超越技术范畴,成为政治平等的新挑战。技术的发展并未消除差距,反而形成新的“算法阶层”。孙龙强调,数字政治研究必须整合资源、认同与动员三大维度,推动实证政治学与技术伦理学的融合,并呼吁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社协办。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人工智能再就业培训 数字化时代学习资源 人工智能职业培训 知识技能价值观 分配正义人工智能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AI的普遍应用如何影响就业?学者探讨数字时代公共生活变化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