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跃涛校友回顾其从医学检验专科生成长为医疗企业家历程,强调专业选择精准、职业转型敏锐,把握时代机遇,深耕大健康行业。大学期间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养,坚持与行业互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金牌直播栏目“老徐话高招”推出“校友来了”专题。本专题试图通过挖掘校友成长故事,探寻高校人才培养密码,同时为在校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参考。专题首期对话齐鲁医药学院2000级医学检验专业校友、山东东兴医疗集团创始人许跃涛,探讨其从专科生到企业家的成长轨迹,以及专业深耕与时代机遇如何共同塑造人生路径。

专业选择:就业导向下的精准卡位
2000年,许跃涛考入当时的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为齐鲁医药学院),成为该校医学检验专业的首批专科生。许跃涛告诉记者,他的专业选择主要与家人的建议有关。
“我的家庭算是世代行医”,许跃涛说,他本来想学临床医学专业,但在医院工作的姑姑敏锐地察觉到,当时检验专业科班出身人才稀缺,就业前景广阔。许跃涛姑姑的判断与时代需求高度契合——当时山东全省仅两所专科院校开设医学检验专业,基层医院极度缺乏专业检验人员。
齐鲁医药学院的前身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早在1999年便开始招收医学检验中专生,2000年招收医学检验专科生,是省内最早布局该领域的院校之一。
许跃涛在选择志愿上的前瞻性,让他在专业起步阶段便占据先机。而后在职业选择上,他再次凭借灵敏“嗅觉”做出研判,并对职业方向进行了及时调整。

职业转折:从体制内到商海的“踩点”逻辑
许跃涛告诉记者,2003年毕业时,他赶上了县城最后一批事业编分配,进入乡镇卫生院。然而,在市级医院实习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基层医疗条件的落差,“大型医院设备普及,乡镇却仍依赖人工操作”,这种反差促使他重新思考职业方向——离开乡镇医院,去闯荡“江湖”。
离开乡镇医院后,许跃涛先进入制药厂科研中心从事动物实验,两年后转型医药代表,逐步积累行业资源。2016年,创立商贸公司,代理药品、医疗器械及耗材;2022年,正式成立山东东兴医疗集团,聚焦一次性医用耗材、康养设备研发生产。
目前,东兴医疗集团正拓展人工智能康养设备、抗衰老领域研发,并与齐鲁医药学院合作横向课题。许跃涛计划组织养老研学团赴日考察,“中国老龄化加速,养老产业潜力巨大,必须提前布局”。
可以说,许跃涛的每一步都踩在了行业发展的节点上。
2008年新医改推行至2018年“两票制”落地,中国医疗行业迎来黄金十年。许跃涛敏锐地抓住政策红利,完成资本与经验的原始积累。更关键的是,他始终未离开医疗领域。
“毕业22年,我一直在大健康行业深耕,专业背景让我懂产品、懂临床,也懂市场。”许跃涛目光如炬。
大学烙印:专业根基与综合素养的双重锻造
回顾大学生涯,许跃涛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好专业、好老师、多锻炼。
许跃涛说,作为学校首届检验专业专科学生,学校当时聘请了大量优秀的教授授课,“高水平的专家团队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这些知识成为我后来职业发展的底层支撑”。大学期间,许跃涛还担任班级团支书、校报编辑,并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校报工作锻炼了前瞻思维,社团经历则提升了沟通协作能力”。
至于创业成功,许跃涛归因于三点:专业深耕、人脉积累、愿景驱动。许跃涛说,医学检验背景让他能够精准把握行业需求,从产品研发到临床对接均游刃有余。而与母校、合作医院的长期互动,形成“高校-医院-企业”的“创新三角”——“高校提供科研支持,医院反馈临床需求,企业实现转化落地”。至于愿景驱动,许跃涛的解释是,梦想要大,不要设限,“每年设定更高目标,实现价值是最大快乐。”
他建议学弟学妹大学期间夯实专业基础,因为“知识是永不贬值的资本”。同时要参加社团、多听讲座,了解行业前沿,关注国家发展趋势。他说,“社会发展到现在,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医学生的系统思维、学习能力,在任何领域都是竞争优势。”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