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第一中学教师 薛娇艳
蛰伏了一个温暖的冬天之后,学校终于在2月开学了,说实话,我很期待开学,可能这个假期对我们来说有些许的不同。因为过完寒假,回到学校,高一的学生们就要面临着选科分班的问题了,我很期待自己的新的班级、新的学生,同时心情又有莫名的一些忐忑和紧张。
在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中,我收拾了下自己的书橱,意外地发现了学校给我们发的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本色》这本书。说实话,以前,对待这种教育理论类的书籍,我一向束之高阁。但是这本书还是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首先,李镇西老师是我的同行,也是一位语文老师,不过他可比我厉害多了。其次,是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吸引了我,“教育的起点是孩子,终点也是孩子”。
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然后就被它吸引住了,这本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枯燥的纯理论的东西,而是李老师的切身经历的小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深得我心。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好的教育和好的老师》这一章。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老师,而我能不能算得上是一名好老师。
“好的教育不在嘴上,不在老师的论文上,不在校长的演说当中,更不在学校的招生广告里,而应该在人——师生的感受里。”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
踏上讲台十多年,这期间,我很是迷茫,我一直在想,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我应该怎样教。这期间,我也很痛苦,身为过来人,自是知道这个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和内卷的严重程度,于是看见一些学生浪费时间、虚度光阴,我也只能“怒其不幸,哀其不争”。
不过,最近这种痛苦在慢慢变淡,甜蜜和幸福的滋味越来越多。这个冬天最令我开心的一件事莫过于毕业两年的学生回来看我了。其中一位是我的得力干将,另一位也是成绩不错的女生,高中时,她们都是学习非常努力的孩子。
得知她们要回到母校,我非常兴奋,恰好那个周五下午没有课,我在办公室里一直在等待她们的消息。当我的课代表打电话给我时,我立马穿上外套,往学校门口走去。远远地,我看到两个女生在朝我挥手,虽然看不清脸,但是我知道,那一定是她们。我立刻加快了脚步。
果然是那两个孩子。虽然只有两年没见,但是她们的变化非常大,若是走在街上,保准是不敢上去打招呼的。但是眉宇之间还是能找到往日的影子。那个下午,我们聊了很多,从回忆高中生活,到讲述大学趣事,再到谈谈未来的计划,似乎怎么也说不够。
短短的两个小时,在我们的笑谈间,便悄悄流逝。虽然那个冬天的下午,严风凛冽,但当我抱着那束花,顶着风,回到办公室,迎来年轻同事们的羡慕的目光,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和快乐。莫名地,还有一种充实的感觉。这种充实的感觉,如同严冬中的玻璃房里照射进来的阳光,足以温暖近期的所有的不快和寒冷的角落。
我想,这应该就是一名高中老师最大的快乐了吧,看到学生们能够迈入理想大学,能够离光明的未来更近一步。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这就应该是老师的意义了吧,教书育人,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为他们的人生续航,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两个孩子带给我的是一种成就,而面对新的班级、新的学生带给我的挑战,我感受到了更多责任。
上周二下午的第一节课,我从办公室提前5分钟出发,以最快的速度爬上5楼。出乎意料的是,我刚走出楼梯间,没有听到走廊里的喧闹声,一拐弯,却听见了教室里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如同滚滚春雷。这让我颇感诧异,因为我早已习惯了站上讲台,大声吆喝学生快背书的情景。当我走进教室,学生们都在捧着课本大声读书,一时间,我有些手足无措。我想或许是最近学习文言文,背诵任务比较重,又或许是,分完班了,学生自己知道上进了。总而言之,这真令我开心,还让我觉得开心的是,上课时,学生们目光如炬,求知若渴,我感觉我死去的心正在悄悄复活。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你,那就是一片星辰大海。”
此刻,我感受到了这片星辰大海的魅力!
我想,不管以后这种状态是否能够持续,又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此刻,我就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也让我的心态有了些许的转变,我感觉我心里的那些长长的尖锐的刺正在慢慢褪去,在原来的地方长出了许多柔软的触角。这种幸福,也让我越发认识到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
当我再次迈进一中,选择回到母校成为一名高中老师,就像我的老师们那样,站上讲台,把所有的爱浇筑给学生们。正如郭沫若的《红烛》里写的那样,“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此刻,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我愿意成为孩子们眼中的那道身影,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我愿意成为一簇小小的火种,点燃孩子们的理想。我会一直做冬日里的那一抹暖阳,温暖这条艰辛的备考之路上的旅人。
如今,正值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滚滚春雷,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进呢?
面对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征程,我相信,我能做的不只是这些,我们要做的也不只是这些,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